浙江在线杭州6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戚珊珊/文 童晓蕾/摄)“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这是元代诗人戴表元对湖州的赞美和感悟,也是今日湖州的真实写照。
今天,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5月30日联合下发了《浙江省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这标志着湖州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也是湖州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战略。
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生态建设“湖州模式”
《方案》对湖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位是,努力打造绿色发展先导区、生态宜居模范区、合作交流先行区、制度创新实验区。定位基于实际,这座具有2300年历史的江南古城,着实拥有出色的生态、区位和文化优势。
湖州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作为沪杭宁的共同腹地,湖州下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两区。境内森林覆盖率50.9%,常年提供60%的入太湖自然径流量,是太湖流域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这次湖州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与湖州的生态基础密不可分。湖州在全国率先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城乡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主要入太湖断面水质连续6年保持Ⅲ类水质。湖州在全国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80%的乡镇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安吉县荣获全国唯一的县域“联合国人居奖”。
坐拥良好的生态基础与经验,湖州示范区建设既高瞻远瞩,又注重可操作性。《方案》要求,湖州示范区坚持先行先试,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湖州模式”,为本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有益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湖州市长陈伟俊
在“干部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方面先行先试
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七大体系”,即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集约宜居的城乡融合、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高效节约的资源利用,自然秀美的生态环境、健康文明的生态文化和系统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等。
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分两步,力争到2015年,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节能减排任务有效落实、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力争到2020年,符合主体功能区的开发格局基本形成,绿色产业体系初步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实现,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国领先。
由于是先行先试,示范区建设的突破创新点受到了诸多关注。《方案》特别提出,示范区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领导干部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编制自然资源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确权登记、资源产出率统计、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推行市场化机制、环境信息公开等方面先行先试。
“有些工作还没有成熟的模式,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新路子。”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俊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