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义乌7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潘杰)“今年4月份是我从事外贸出口以来最奇迹的一个月。我们在经济这么不好、国外经济这么萧条的情况下,17日一天就做到1800票,这种数据一般只有过年非常旺的时候才会出现。”
义乌扬翔国际货运代理公司负责人金丽仙,13年前开始从事小商品出口。从过去苦苦求索到如今业务盈门,市场采购政策落地、通关报检审批加速成为生意“逆势上扬”的强心针。
几年前,在义乌做小商品出口是件“头疼”的事。由于市场内拥有26个大类、180万种商品,以工艺品、饰品、小五金、玩具等日用工业品为主,涉及2000多个税号。
由于多品种、小批量、低货值,为了降低出口成本,常常多个采购商共用一个集装箱,或是多种商品混组一个集装箱出口。一个集装箱内通常有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来自不同厂家、不同销售商、不同采购商的商品。
而按照外贸监管要求,所有商品都需要报关。数量繁杂不说,几乎每个种类还要按一定比例抽检、验货,既费时,又会造成部分商品损坏,对采购商、代理公司都是负担。
那几年,为了规避监管、税收风险,义乌的出口多是外地注册的贸易公司代理的,对当地出口额产生较大影响。义乌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后,2012年8月起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境内外企业和个人都能直接采购并报关。
这同时意味着,市场上80%左右的小批量、低风险商品可以直接放行。义乌海关引入的FS3000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对集装箱进行X光扫描,最快五分钟就能完成检测。
“以前抽中检验需要1至2天,现在不到两个小时就能拿到通关单。”金丽仙真切感受到了审批改革的变化。以往要5-7天的检验检疫报检,也实现了上午申报、下午批复。
从收货、报关、装车、出宁波港,金丽仙说最快4天就能把外商采购的小商品送出国门,一般也就在7天左右。
审批提速也加快了货物流转,采购贸易企业的仓库流转率大幅提高。金斯顿国际总经理金小民在义乌港的仓库每天能出80-100个货柜,去年的营业额超过了7000万美元。
据统计,实施“采购贸易”的2012年,义乌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50%;2013年实现外贸出口182亿美元,同比2012年又增长了102%;今年1-5月,义乌已累计实现出口85.4亿美元,同比增长15.1%。
浙江新闻+
2011年,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获批,成为继国家设立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又一个综合改革试点,是我省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也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
按照《方案》拟定的发展步伐,到2015年,义乌将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到2020年,率先实现贸易发展方式转变,逐渐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宜商宜居宜游的国际商贸名城。
之前的九个“新特区”
上海浦东新区(2005.6) 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天津滨海新区(2006.5)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市成都市(2007.6)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2007.12) 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深圳市(2009.5) 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沈阳经济区(2010.4) 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山西省(2010.12) 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