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百年古渠通活水 缙云长兰村治水治出新面貌
2014年07月06日 16:20:37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吴振宇
【摘要】 缙云县东方镇的长兰村,曾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村居环境恶劣,村民矛盾复杂。在今年春夏,一场声势浩大的治水工程疏通了村里一条淤积多年的臭水渠,也打开了村里社会面貌的新局面。

整治后的长兰堰

  浙江在线杭州7月6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吴振宇) 缙云县东方镇的长兰村,曾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村居环境恶劣,村民矛盾复杂。在今年春夏,一场声势浩大的治水工程疏通了村里一条淤积多年的臭水渠,也打开了村里社会面貌的新局面。

  “上访村”里的臭水渠

  年近七旬的李祝芬老人家住长兰村的姓徐自然村,她家门口紧邻一条叫“长兰堰”的沟渠。

  据村里的群众介绍,长兰堰穿长兰村而过,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近几十年来,由于缺乏疏浚管理,长兰堰淤积严重,无法正常排水。不仅如此,由于村民肆意向长兰堰里倾倒垃圾,更是让渠道变成了死水臭河。

  挨着这条臭水沟,家里每天面对恶臭,李祝芬老人可谓饱受其苦。李祝芬说,过去一旦有暴雨天气,积涝无法通过排走,齐腰深的水就会迅速涌进她的家里。她和许多村民多次向村里反映长兰堰的环境问题,但每次都是无果而终。

  曾经的长兰村,也像这条淤积的长兰堰一样陷于困局。过去这里一直是声名在外的“问题村”、“上访村”,镇里的干部一说到长兰村便头疼不已。

  长兰村脏、乱、差的村貌多年缺少整治,而且村民人际关系紧张,干群对立。这样的局面,经常导致村里的事务反复争议却无法解决。村里工作难以开展,村民就因为各种问题写信上访,几乎每半个月就有一封。

村民参与治水工程 

  整治长兰堰让村民拧成了一股绳

  今年3月,长兰村响应“五水共治”号召,下决心彻底整治影响村居环境多年的长兰堰。这一次,长兰村的村民们为了共同的愿望空前团结了起来。

  长兰村姓徐自然村的村支书徐显龙说,村里没有河道整治的专项经费,村民们便不计报酬组织志愿劳动力,分段包干,责任落实到每个组和每家农户。很快,长兰堰的清淤疏浚和沿渠环境整治就热火朝天地展开。

  徐显龙说,由于留在村里的青壮年有限,多数参与河道整治的都是中老年人。就是这样一群当上爷爷奶奶的人,为了改换村里的环境面貌,主动拿锹提桶下到了治水的工地里,一干就是三个月。

  记者在长兰村看到,现在的长兰堰已经基本完成整治,把干净的活水引进了村子里。渠道两侧已经进行了违建拆除和绿化改造,有了花丛树影相掩映的村居环境。

  治水治出了新村貌 昔日“问题村”传授“治水经”

  长兰村还专门订立了卫生管理公约,规定禁止向长兰堰内倾倒垃圾,并动员村民成立了保洁队、巡查队负责日常卫生的监督整改。

  不仅如此,村里的路灯照明等工程也随着长兰堰整治跟进,影响环境的粪坑、猪圈也被大量拆除,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计划也提上了议程……村风村貌在短短的三个月里焕然一新。

  环境改善了,村民得到了看得见的好处,也自然更关心、支持村集体的事。可以说,这一渠的活水,不仅带来了环境的蜕变,也构筑起村民们之间纽带,让干群关系、邻里关系无不呈现出更加和谐的景象。

  治水治理出了一个新村貌,缙云县委书记朱继坤谈起长兰村的改变也感怀良多。“只有真正让村民得到实惠,环境整治工作才能赢得村民的支持。”

  他告诉记者,昔日的“上访村”如今成了治水的示范村,许多周边村镇都前往长兰村求取他们的“治水经”,对整个东方镇的“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了助推功能。

责任编辑: 施菲菲

标签: 治水|上访村|长兰堰|黑臭河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