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30日,位于海宁市区鹃湖湖畔的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桩基工程正式开工,计划于2017年8月竣工交付使用。作为我省目前最大的国际联合办学项目,国家教育部,省委、省政府,浙江大学以及嘉兴、海宁都高度重视,对于项目进展的每一步倍加关注。昨天下午,浙大、嘉兴、海宁三方在海宁举行项目推进会,研究部署项目推进事宜。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校长林建华,市委书记鲁俊,市委副书记、市长肖培生,海宁市四套班子领导等出席推进会。
推进会就校地三方基本情况进行了交流,就项目推进事宜进行对接,并对发展愿景寄予美好希望。三方均表示,将同心同向,携手并进,努力为打造国际化一流联合学院贡献自己的力量,使联合学院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高等院校提升办学实力、科研水平、成果转化的新平台。
鲁俊表示,嘉兴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浙大和海宁的战略合作,做到对浙大办事服务优先、政策享受优先、人才安置优先,积极为浙大师生营造一流的学习环境、研究环境、工作环境、创业环境,推动浙江大学创世界一流大学。鲁俊同时恳请浙江大学进一步发挥“智囊团”、“创新源”和“人才库”的作用,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为嘉兴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实现学校与地方发展的和谐共荣。
金德水表示,建设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对于浙江大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在浙江大学打造国际一流大学的战略构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嘉兴、海宁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也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浙江大学将和嘉兴、海宁两地精诚合作,把海宁国际校区打造成国际一流的高等学府。他同时希望在建筑设计和整体风格中,突出自身的特色。在工程建设中,严把质量关。希望双方加强领导,密切合作,强化服务,共同推动项目顺利进行。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项目工地以及周边环境,听取了项目及周边规划情况、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
建设中的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南临1300亩水域面积的鹃湖,整体规划设计体现了“尊重自然环境”的原则,三条水系及一条景观轴线贯通湿地与鹃湖,形成“湿地书院”格局。设计以“开放的教学”、“全面的交流”和“持续的更新”为理念,营造适应国际化办学理念的环境优美的“湿地书院”,并通过书院、公共教学平台和教学服务综合体的功能结构,建立复合型的功能模型。建筑造型以新古典主义为基础,规划设计以新古典主义中英式风格为样本。在空间安排上,既考虑了当前的学科需求,也为将来的学科发展预留了充分的可变空间。
作为浙江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联合将在“1+X”的结构下推进,即在国际校区内集聚多个国际一流的合作伙伴,共建若干个联合学院及交叉研究和成果转移中心,既有利于与浙江大学现有学科的融合,也有利于探索融合东西方教育优势,形成多样性的学术生态。于海宁而言,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的落户,将是一个推动海宁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拓展的重要契机,必将成为海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推进海宁教育、科技、人才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加快海宁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提升海宁城市品质和区域性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对海宁未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浙江两所最著名的高校 昨同一天送别毕业生
- 浙大今年在浙江通过高考招生人数基本不变
- 浙大联手杭州质检院服务“机器换人"
- 浙大学生做了一个手机上网小调查 六成大学生是夜猫子
- 浙大学生研制出“网购试衣机器人” 但还没有女生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