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0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王玲瑛)昨天,是浙江普通高考录取启动第一天。接下来的45天里,省内外约1500所普通高校将在浙江省招收25万余名新生。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煎熬时间里,每年总有一部分学生在考虑一件事——高复。汤唯当年也是经过3年高复,考入中央戏剧学院的。
但今天的高复,已由汤唯时期的炙手可热,转为寥落。高复生人数每年都在下降,10年前,高复生人数达到顶峰,占整个浙江高考生的15%。2009年后,高复生人数明显减少。今年,高复生大致是全省高考人数的5%。
于是,越来越多的高复机构在转型谋出路。业内一位资深人士说,高复已经从大众市场变成了小众市场。
钱江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城市孩子选择高复的人越来越少,因为他们找到了适合他们升学的途径,他们更多地以出国留学的方式替代高复。
2008年高峰
杭州3成以上考生高复
2007年,考霸张非把高复这件事写成了传奇。
2003年,张非考上北大,一年后退学复读;2005年又考上清华,2006年再度退学,2007年复读,再次考入清华。
那些年复读的张非不寂寞。中新网有过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1010万名,其中复读生近300万人,接近总人数的30%。
在浙江从教高复10多年的业内人士还记得,2007年浙江的高复生约有5万人。在杭州,2007年市区参加高考的总人数18992人,其中高复生占30.6%;2008年,高复生的数量达到顶峰,占当年高考人数的34.6%;2009年,高复生开始下降,约占当年高考人数的20%。
2009年高复生人数的下降,源于2008年浙江推出高中新课改,高考提纲改变,高复第一次出现拐点,人数减少。
如今,高复市场的风光一去不复还。最近几年,杭州高复生只有两三千人了。2013年高复招生是一个明显的拐点,从之前一年的3100多人,减少到2000多人。
2011年,浙江有名的高复重镇之一“东阳高复”,从2007年的12所高复学校减少了一半,招生人数从最多的12000人,减少到3000人以下。
今年有高复学校预测,浙江高复生大致是1万人,杭州3000人左右。
杭城高复学校锐减
从20多所减少到3所
在梅家坞浓荫掩映中,浙江建人学院在夏日太阳下更显安静。高考过后,建人高复的“高四学生”都在家里安静等候录取通知书。校园里,还留着他们许下的愿望,“2014,我的愿望是高出一本60分的成绩”、“努力考上好的本科大学”、“我要上重点大学”……
校园里没有一个学生,但还有老师来来往往,预备暑期的高复体验班。
“最早高复生存在‘地下’,要偷偷摸摸办班,1997年才可以公开招生,我们学校慢慢发展到了现在这个规模,高复这十几年变化很大。”
建人高复负责人桑坚信经历过杭州高复市场的起起伏伏,看到高复学校雨后春笋搬冒出20多家,近年又一家家或关门或转型。他的建人高复也已发展成文教集团,今年拿到了民办高中的批复,又把目光瞄向了杭州民办初中,他说,也算是一种转型。
2007年前后是浙江高复的巅峰时期,当时两大高复重镇,东阳有12所高复学校,杭州有20多所;但近年随着适龄考生人数减少、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高复已不复当年风光。浙江不少高复学校因招不到学生关门,东阳高复学校减少了一半,杭州目前是3所高复学校“三足鼎立”。
“至于那些规模更小的高复学校,已经很难找到足够的生源了,只能停办高复班,转而开展其他补习课程。”桑坚信说,这就是市场现实,无法改变。
城市孩子
出国代替了高复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高复生减少可以归结为3个原因:生源减少,高考录取率提高,出国学生多了。
2007年,浙江高考考生超过35万,今年只有30.86万,减少了近5万。高考人数的减少,直接受到冲击的是高复市场。“另一个原因,是高考录取率提高了,学生上大学的机会多了。”
2000年以前,浙江普通高考录取率只有20%,2007年高考录取率为72%,今年预计高考录取率不低于85%。一位资深高复学校负责人说,以前高考落榜生大概有10万人,其中一半会参加高复,现在落榜生越来越少了。
而另外一种新形势的出现,对高复市场的打击也是决定性的。桑坚信说:“现在留学人数的递增,和当年高复的扩张差不多,特别是城市孩子,如果成绩不好,家长更愿意送孩子出国。有的家长认为国外学校更能让孩子受到优质教育。”
钱江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台州一所高复学校,农村学生占了三分之二,城市学生很少。相对农村学生,城市孩子有更多的路可以选择。
后记
高复这个名词会消失吗?曾有一位高复从业人员预测,以后高复会成为历史名词。但记者认为只要现行高考制度存在,高复还不会被扔进故纸堆里。
亚洲不少地方的高考有相通之处。桑坚信曾到中国台湾地区、日本、新加坡等地考察,当地高考升学率都在95%左右。台湾的高复在鼎盛时期也有30多家,现在还留下知名的3到4家,日本的高复学校甚至上市了。他们把高复从课堂搬到网络,通过慕课这种方式,为高复开发新动力。不是所有人都出得起国,也不是出国就能进名校,高中生留学人数的扩张,轨迹和高复非常相似,到了一个临界点,这种现象会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不会特别火爆,但也不会消失。唯一决定高复存亡的,是中国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的彻底变化。本报记者王玲瑛
- 躲在宾馆不肯进考场 杭州高复生因压力大弃考
- 11年南下做专职高复老师很风光 如今他却想回家
- 偷iPhone的高复生被抓后 不停自语:"我想参加高考"
- 高考落榜了怎么办?自考高复加出国
- 建人高复借国家机关名义做广告遭人投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