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155万尾鱼苗昨放入舟山海域
浙江计划7年入海百亿尾鱼苗 缓解“东海无鱼”
2014年07月26日 08:48:10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徐文奇 钱祎
   浙江在线07月26日讯 (今日早报 通讯员 徐文奇 记者 钱祎 文/摄)昨天上午,孙明昌等当地渔民80多人、志愿者50人、渔业行政执法人员30多人参加了2014年舟山海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此次主题是“开展水生生物放流、修复振兴浙江渔场”。

  该活动共投入资金300万元,分两期举行。其中,昨天上午的放流活动在普陀滨海广场和普陀莲花洋放流区放流大黄鱼、黑鲷、曼氏无针乌贼等共155万尾。这是到目前为止,本省级增殖放流活动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东海无鱼”,大黄鱼和乌贼越来越少

  “放鱼苗有规矩,一定要顺风,不然鱼容易死,还要轻轻顺着桶壁倒进海里,尽可能倒远一点。”昨天上午,孙明昌起了个大早,跟几个平时要好的渔民来到活动现场,帮助大家放鱼苗。

  孙明昌在舟山海域捕了20多年鱼,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渔民”,还是当地颇有威望的船老大,对许多鱼类的习性都很了解。看到有不太会放鱼的志愿者,孙老大一个箭步上去,热心指导,“像黑鲷这样的岛礁鱼类要尽量放到礁石旁边去,大黄鱼是洄游鱼,放在近海,以后会慢慢游出去。”

  普陀当地的渔民们都说,舟山有四大海洋经济鱼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

  “这些年,带鱼和小黄鱼还比较多,大黄鱼和乌贼几乎见不到了。”孙老大感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碗“靠海饭”是越来越难吃了。

  在繁忙的捕鱼期,每天天不亮,码头上就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渔船,然而一网网撒下去,捕上来的鱼却实在是小得可怜。

  带鱼只有筷子粗细,鲳鱼像一枚硬币,青占鱼还不如大点的蚯蚓……

  孙老大告诉记者,这些年并不是真的没有鱼,而是大型海洋经济鱼类少了,东海鱼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礁石旁边钓不着黑鲷,那它肯定是绝迹了,小虾、小蟹倒是很多。”

  放流的鱼儿有“身份证”,渔民反馈有奖励

  舟山海域从1982年开始实行增殖放流,每年平均要向海里投放几十次鱼苗,共计4亿元左右,时间在每年4月至11、12月间。

  这些像蝌蚪大小的鱼苗都是先人工培育出来,长大到两三个月左右才放流进海。其中乌贼的收效要比大黄鱼好,乌贼一般当年就能捕捞,而大黄鱼的生长周期则需要2-3年。

  截至2013年底,全省累计投入放流资金15299.71万元,增殖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50多种,共计34.76亿尾(粒),其中海洋投入放流资金6200多万元,共计放流海洋水生生物苗种25.28亿尾(粒)。

  投放了这么多鱼苗,收效怎么样呢?

  “放流的鱼苗有监测,但难度挺大的。”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所长罗海忠说,目前对放流鱼苗的后期评估主要还得靠当地渔民的消息反馈。

  当地有些专门喜欢海钓的人,对鱼种的变化尤其敏感。一般,投放稍大点的鱼苗会在每条鱼的背鳍上设个标识,就像是鱼儿的“身份证”。“渔民捕到有标识的鱼会主动联系我们,鱼还是给他们,我们给予一定奖励。”罗海忠说,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放流监测是比较有效的,但实施起来也很费力。

  据了解,目前全省渔业资源动态监测数据库正在筹建中,主要是对海洋鱼类进行生态还原,恢复鱼类种群。

  海洋渔业保护,关键是要打好“组合拳”

  “最早只是放流1厘米左右的中国对虾苗,数量也很少,后来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突破,1999年舟山第一次组织放流大黄鱼。从那时起,放流的鱼种也越来越多了,尤其在舟山、宁波等地,投放力度较大。”省海洋与渔业局渔政渔监处副处长潘建忠说,舟山近年来的增殖放流活动可谓“重拳出击”,可这样还远远不够。

  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原因,东海渔业资源近年来濒临绝境,已面临枯竭的严峻形势。大鱼捕完了,就捕小鱼,渔民的网越织越密,收获却越来越少,“东海无鱼”已成残酷现实。

  “我们不仅要增加鱼类的基数群体,打击非法捕捞和开发保护区也是两大重要工作。”潘建忠说,浙江渔场目前有大型渔船22000条,摸清各类鱼种的生长习性、保护水质、防止入海口污染等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浙江是海洋渔业大省,海洋捕捞一直是我省沿海45万渔民、100万渔区群众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

  “舟山海域能养活当地渔民,可养不活全国各地的偷捕者。缓解渔业资源危机,最迫切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保护幼鱼。”潘建忠说,只有合理捕捞,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才能降低捕捞强度。

  根据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修复振兴浙江渔场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今后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增殖放流工作力度,开展“生态修复百亿放流”行动。到2017年,在我省沿海增殖放流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黑鲷、日本对虾等各类海洋苗种60亿尾(粒);到2020年,累计增殖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00亿尾(粒)。同时,建成15个海洋保护区、9个产卵场保护区、6个海洋牧场,有效修复浙江渔场渔业资源水平。

标签: 东海渔场|鱼苗|放流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