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缺水的泸西县白水镇果衣村
浙江在线云南7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振宇)7月底的云南红河州,阳光猛烈。车行泸西县,一路看到窗外漫山遍野的玉米和烟叶。当地乡镇干部说,这些就是村民们最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耐旱”。
红河州泸西县白水镇,以彝族居民为主。受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影响,这里常年缺水。2014年甘泉泽校新闻公益行动,或将在这块干旱的土地上启动。浙江在线公益淘宝店>>
2012年,云南省禄劝县凳子山村孩子的一篇作文,写出了自己“把西湖的水搬回家”的梦想,希望可以不再步行数里路去驮水。由此发韧,浙江在线启动大型新闻公益活动“甘泉泽校”,汇集社会力量,为凳子山村打出了第一口爱心井。次年,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桂皮村,第二口爱心井出水。甘甜的井水,解决了旱区孩子们的饮水问题,也让村民们脱出身来,打工、接活、建洋芋种植基地……村子的面貌,渐渐地改变。
如今,浙江在线“甘泉泽校”爱心小分队一路跋涉来到云南红河州,延续滇山浙水的爱心接力。
村小教室
村小的孩子们
小学屋顶砌了蓄水池收集雨水
一年有五六个月都在为水头疼
在泸西县果衣村下辖的干泥塘自然村,村民多数是彝族。当地人告诉记者,“干泥塘”这个名字,就源于这里环境缺水。
干泥塘村小有三个年级,30多名孩子。学校只有一名叫李建学的教师。年纪刚过不惑的他,已经须发斑白。
学校里,有一个建造于2010年的小水窖,容积九立方米,但水的来源一直是个问题。因为缺水,这里下的每一滴雨都成了格外金贵的资源。爬上学校的屋顶,记者看到,屋顶用水泥平整过,周围还砌起了10来厘米高的砖围栏,零落地长了些杂草。
李老师说,这是学校的蓄水池,下雨之后,屋顶上的积水他们全部会直接收集起来,接上一根连着水龙头的胶皮管道,就成了他们自制的“自来水”,这也是当地常见的蓄水手段。当地降水很少,一旦察觉到变天,他就立马爬到屋顶上打扫清理,准备蓄水。
而这样的蓄水池,一年中也只有四五个月有雨水可蓄。
干旱的时候,有人用改装的三轮车去三十几里外的邻村拉水,灌满水窖,收取一两百元的人工费、汽油费。因为离水源地太远,再加上邻村也出现了缺水的状况,所以还不是常常能有。
常年利用屋顶蓄水也造成了对学校建筑的损害,李老师自己住的房间,屋顶已经出现裂缝。
想让学校有口井,李老师已经想了二十八年。
不大的水窖,还经常存不满水
曾经每天挑来两桶水供村小饮用
老民办教师希望孩子们走出大山
所白自然村,也是一个彝族村民聚居的小村子。51岁的张海先,已经在村小任教十多个年头。
村小有两个年级,一共64名学生,上课就在同一个教室里采取复式教学。多年以来,学校都是由张老师一个人负责全部教学和管理工作。在上学前,村里的这些彝族娃几乎完全不会说普通话,因此启蒙教育需要张老师这样的当地教师采用彝汉“双语教学”。
对于张老师来说,除了孩子们的学习和安全之外,他最牵挂的,就是孩子们的喝水问题。
早年间,到了枯水季节,张老师每天从自己家驮回来的水中,挑两桶到学校。一桶用来喝,一桶用来洗脸和手。
2010年,好心人为学校捐建了一座水窖。开始,还能够通过学校附近的汲水设施进行灌注,但一两年来,这里的水源已经彻底干涸。
如今,孩子们的用水跟干泥塘村小一样,完全依靠当地的卖水车来供应。如果遭遇连续干旱,连水车也不来了。
张海先原本是个普通村干部,在所白村里算得上有文化的人,因为偶然的原因当上民办教师。“村里穷、缺水,年轻人没文化,走不出大山。”张老师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只是希望培养孩子们快点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虽然语言不通,但记者还是通过张老师与几位孩子做了简单的交谈,“水”,是孩子们会说的为数不多的普通话词汇。
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这所小学给当地的彝族孩子带来了知识的曙光。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写写算算,学会懂农技资料,逐步了解外面的世界。
村小屋顶,浅浅的蓄水池
甘泉泽校公益活动已持续第三年
“一元钱一块砖”期待您的爱心
在果衣采访过程中,这些孩子清澈的眼神深深感染了我们。在他们年幼的记忆里,不应该始终充斥着干涸的感觉。
“甘泉泽校”爱心小分队目前已经通过当地的地质勘探单位,在所白、干泥塘等地初步勘查了打井选址,希望能够再度为这里的孩子们找到水源。
一口水井,能够改变孩子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他们的未来。
您可以通过浙江在线公益基金会淘宝店,献出一份爱心力量。浙江在线公益淘宝店>>
在爱心小分队一行离开干泥塘小学的时候,李老师握着记者的手说了一句“呐本呐吾”。他说,这是当地彝族语言,意思是“谢谢你们”。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