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跑!王荣贵摄
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徐叔竞 余雯雯 通讯员 裘雪琼) 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昨天太阳公公火力全开,一大早,就用明晃晃的阳光炙烤浙江大地。上午才8点钟光景,浙北大部的气温就已经纷纷突破30℃。
省气象台说,截至下午3时,全省除沿海地区外,大部地区最高气温都达到了35℃~37℃,其中杭州更是以37.8℃的气温拔得头筹。这已经是杭城今夏第15个高温日,近三天是连续高温,且最高温一天比一天高,“烧烤模式”让大家都有点招架不住了。
好在,说好的午后雷阵雨果然及时来救场了。下午3时许,杭州滨江一带率先下起了雷雨,随后杭州主城区的天空开始转阴,并下起了豆大的雨点,几分钟后瞬间变成疾风骤雨,很多在路上行走的人们在雨中奔跑,可还是免不了被淋成落汤鸡。
雷阵雨断断续续下了1个多小时左右。杭州城区大部分都被这场雨浇到了。杭州市气象台说,雨势最大的在余杭塘路附近,西湖边也下了不小的雨,而下沙则被绕过了。这场及时雨也浇灭了高温——昨天下午3时,杭州气温在37℃以上,而经过大雨的清洗,昨天17时,杭州气温已经下降到28.1℃,几乎降了10℃。
明天,副高这个“高温怪”仍然盘踞,预计我省大部还是35℃~37℃的高温天。杭州市气象台预测,今明两天,杭州依旧会复制昨天的天气模式,先高温难耐,再来一场及时雨降降温。但是这样的雷雨无法消解中午前的高温,大家防暑防晒工作不能落下。
为此,@杭州市气象局忍不住吐槽:“目前台风‘夏浪’位于东经130度,我们只能期待着下半周,随着他北上可以期待一丝凉意。”这句话引来了网友@南方瘦子的留言:“不带这样的,气象局公然召唤台风。”@杭州市气象局解释说:“因为‘夏浪’不登陆(华东),而且他能消暑啊。”
其实,虽然台风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同时它也有不少益处。如果没有台风,世界将会怎样?中国科学院气象学博士后@大脸撑在小胸上为我们描述了没有台风的画面。
如果没有台风,我国东部的夏季会更漫长、更炎热。去年夏季长江以南遭受极端高温天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去年夏季的台风,无论产生个数和登陆个数都比历史均值要低;而且登陆时间也比常年晚了近一个月,错过了输送雨水的好时机。
如果没有台风,我国沿海、日本、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的天然淡水供应将会明显减少。有记录表明,上述地区的降水量中有四分之一是由台风带来的。而这些地区往往也是人口密集、淡水消耗量巨大的地区,如果失去了台风这条免费而高效的“淡水传送带”,淡水危机将会进一步加剧。
大暑的最后一天,做碗沁心凉的木莲冻
一年中最闷热的时候到了,在“吃什么”这个问题上,也折射了各地的丰富民俗。有些地方偏爱凉性食物,广州地区有谚语说“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宝岛台湾地区则会多吃凤梨来败火。也有相反的,比如福建莆田人要吃热性的荔枝、羊肉和米糟;湖南一带的进补传统是在三伏天吃童子鸡。
而在江南,冰凉沁心的木莲冻,是老底子的消暑佳品。犹记得小时候,夏日午后,在背阳的街口总有一个摇扇的老奶奶,出售自己亲手做的木莲冻,一杯杯倒扣着,就是不会掉下来。午觉醒来,我总喜欢捏着五毛钱,乐颠颠地跑去买上一杯。只见老奶奶把杯子翻个身,在其中倒入蜂蜜和薄荷,然后拿出她专用的木棒子一遍遍搅拌,直到三者融为一体。此时的木莲冻晶莹剔透,一口下去,滑滑的,软软的,口感类似果冻,带着淡淡的甜味,还有清清爽爽的薄荷味,真当是解暑气。
不过长大后,有关木莲冻的美味记忆慢慢淡了。而现在,街头再难见到木莲冻的身影。传统木莲冻是用木莲籽挤出的汁液,混以少量合凝剂(如藕粉),静待数小时后凝固制成。超市和市场里,我倒是看到了盒装的木莲冻,但一看成分表,根本没有“木莲”的字样。我曾买了一盒来吃,口感既不Q弹,味道也稍嫌甜腻。
其实,网上也有很多网友分享自己制作木莲冻的帖子,看来还有很多人默默想念着它。在这样的热天里,自己在家中动手捣鼓一碗木莲冻,让甜丝丝、冰凉凉的口感从咽喉直达胃部,是一件多舒畅的事,而且木莲还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解毒和美颜养容的功效呢。
木莲冻做法——
1、把木莲籽用干净的棉布袋或者纱布包好,系紧袋口。
2、放到盆中的冷开水里揉洗,直至水变粘稠。
3、解开布袋加入一勺藕粉继续揉洗,三分钟后用筷子搅拌均匀。
4、盛入碗中,放入冰箱,静置一晚上。
5、第二天取出,根据个人喜好添加白糖、薄荷、蜂蜜或桂花食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