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7日讯 从吉林长春出发来温时,张金平想过很多种可能,找不到吴成水或者得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他。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昨天下午下火车,晚上就见到了吴成水,把欠了6年的债给还了。
昨晚,在龙港见面后,张金平为吴成水竖起大姆指,说:“你是好老板!”
借给张金平钱时,是吴成水最困难的时候,印刷厂亏损,他也欠了债。可知道张金平需要钱,他仍是主动给了2000元。这6年,就算他偶有想起,但怎么也没想到事隔这么长时间,张金平居然千里迢迢来温还钱。
他们的故事,要从六年前说起……
因为相信,借给他2000元
张金平今年45岁,吉林长春人,为了谋生,2007年他从老家到苍南龙港打工。正好看到吴成水的印刷厂招工,他就应聘成为该厂的一名切纸工,每个月工资约1300元。
今年59岁的吴成水是龙港上合头村人,那年办了印刷厂,厂里有40多个工人。他对张金平印象不错,觉得这个人肯吃苦,工作也积极,对他颇为信任。
半年后,吴成水印刷厂资金周转不灵,亏了好几万。此时,张金平父亲去世了,他必须回家。可他一点积蓄都没有,连路费都成问题,更别说给父亲办丧事了。张金平说,他想过向老板借钱,可知道厂里的情况,怎么也不好意思开口。但他没想到吴成水会主动问他是不是需要钱。他开口借了2000元。
吴成水说,当时张金平离家这么远在这边打工不容易,他表现挺好,自己也相信他。自己不管多么困难,2000元还是有的。吴成水自己没空,还是叫女儿把钱转交给张金平的。
没有借条、借据,拿了钱后张金平就回到老家,而吴成水仍是无法挽救印刷厂,没多久就把印刷厂转让了。
带着诚信,千里来温还钱
回到老家后,刚开始张金平跟吴成水仍保持着联系。因为家庭实在困难,张金平一时难以偿还那2000元,电话中,他总难免带着歉意。而吴成水从来没催过,反而安慰他不要着急,如果还不出就不用还了。
回家后的头两年,张金平在当地一家工厂打工,收入微薄,加上妻子又生了孩子,家庭开支更大了。他却从来没忘了还钱这事儿,决定等有钱了再给吴成水打电话。可四年前,当他再给吴成水打电话时,发现已经打不通了。他开始着急起来,不过因为那时还没能力还钱,他就把找人的事给搁置下来。“我想龙港地方不大,我还记着吴老板和他女儿的名字,肯定能找到他们的。”张金平说。
后来,张金平开始做汽车搬运生意,收入不错,经济也宽裕起来。他经常跟老婆说这2000元钱的事,老婆也支持他一定要把欠下的债给还了。
前段时间,张金平决定开始找人。他先拨打温州的114找原来工作过的印刷厂的电话,但印刷厂早已注销,查不到电话,更查不到吴成水的个人信息。张金平没有放弃,他跟妻子说,自己要到温州一个星期,非得把吴老板给找出来。
就这样,张金平一个人坐火车来温,路上颠簸了49个小时,行驶了近3000公里,终于在昨天下午到达龙港。“做人没什么也不能没良心,以前他相信我把钱借给我,我怎么能不还钱?”
一声大哥,了却六年心愿
张金平照着记忆中的地址去找印刷厂,可城镇建设太快了,环境变化很大,他找得很艰难。好不容易找到以前的那个厂,厂房已经闲置了。
这时,张金平想到一个办法,他打电话向龙港公安分局求助,希望他们能帮忙。该局民警林元炬接到消息也不含糊,因为有张金平提供的姓名和年龄等信息,林元炬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吴成水,并通过电话联系上他。
昨天,吴成水带着妻子在温州市区体检,接到民警电话,他愣住了,刚开始还想不起来,后来才回忆起事情的始末。“我真的没想到都过了这么久他还会专程来这里还钱。”吴成水说。
昨天晚上,回到龙港,张金平早已在路上等他。张金平一见着他,就上前拉着他的手喊“吴大哥”。吴成水一看到他就想起了当年自己眼中那个勤勤恳恳的“小伙子”。
吴成水如今年龄已不小,也没了之前打拼的劲儿,和妻子开了家店。但当年做生意的豪迈还在,他笑着对张金平说:“走,今天我做东,我们吃饭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