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1日讯 每副餐具至少经过9双手,工人上班前无需洗手,不用穿戴手套、帽子和工作服,直接徒手包装消毒后的餐具,掉地的筷子捡起后继续包装,消毒两三秒后仍有污迹的用抹布擦
经常下馆子的市民,想必曾用过消毒餐具。然而,你知道这些餐具干净卫生吗?
用塑料薄膜包裹的消毒餐具,内有盘子、碗、醋碟、勺子、杯子,外加一双筷子。当它们放到你面前时,看起来很干净,包装膜上还印有“卫餐消证号”、生产日期和厂家等信息,看似很正规。但有时你会发现,戳破那层膜,部分消毒餐具会有污迹、饭菜渣或水迹等。
这些餐具都是经过高温消毒的,为何会有这些污迹?它们是怎么漂洗出来的?又是怎么消毒的?
经过一个月的摸底后,民生调查组记者试图卧底调查。8月5日,记者成功应聘到温州康洁餐具消毒服务部当包装工人,打工3天,揭开餐具清洗消毒黑幕。
前期调查
九成店家反映餐具有污迹
7月中旬,记者走访了市区近50家餐饮店。走访中,发现八成商家使用塑料薄膜包裹消毒餐具。其中,近九成商家表示,他们曾遭遇顾客投诉,称消毒餐具里有污迹或破损。
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商家对消毒餐具的厂家知之甚少,平时只和配送员接触,从没去过工厂,查看餐具消毒的情况。一家位于市区体育中心附近的餐馆老板说,他们店一开业,就有消毒餐具工厂主动送货上门,根本不需要他们去找厂家。平时他们只要打包装膜上的电话,让厂家及时送货就行。
不许外人接近消毒车间
经过市场调查,记者掌握了市区所有获得工商许可证和卫生监督合格证的合格厂家。记者以商家身份,与其中几家进行接触。
接触中,龙湾爱心餐具消毒中心某负责人告诉记者,市面上消毒餐具批发价都是8毛钱一副(使用费),这是行业规定的价格。如果需要量大,价格可以便宜点。他担保,自家的餐具是很干净的,绝对没有水迹和油迹。当记者要求去参观工厂,想看看餐具是否卫生时,该负责人说,卫不卫生不关你们的事,你们只管用就好了。
之后,记者联系了瓯海郭溪嘉洁餐具洗涤服务部一名负责配送的人员,他称,自己是全市最大的消毒中心,碗筷基本干净,可不比一些小厂,常有不干净的碗筷。当记者要求去工厂参观时,他说,工厂不能给外人参观,这是行业内的秘密。
7月22日,记者来到郭溪嘉洁餐具洗涤服务部,刚走进位于三楼的厂区不到2分钟,就被管理人员发现了,他立即将记者赶出了工厂。当记者称是来应聘工作的,他连说:“不用,不用,快走,快走。”为了不让记者多看一眼车间,他要求记者坐电梯直达一楼,看着记者离开后,他才回到工厂。
8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龙湾爱心餐具消毒中心。同样,记者刚进去不到一分钟,就被一个女管理员赶了出来。她向记者挥手说:“快出来,快出来。”当记者称是来找工作的,她说:“那也先出来。”
随后,她把记者带到旁边的办公室找老板,老板称不缺工人。当记者离开时,老板还特意吩咐记者从侧门出去,不要经过生产车间。
记者先后去了4家清洗工厂应聘,被工厂以各种理由拒绝。
卧底打工
两分钟应聘当包装工无需健康证
餐具消毒看来是个“神秘”的行业,不允许陌生人参观,要想揭开内幕有难度。于是,记者决定卧底调查,遂与一名男实习生以打工者身份去应聘。
8月5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温州高新产业园的康洁餐具消毒服务部。一走进工厂大门,记者就闻到一股很浓的食物馊臭味,只见门口放了三四个装满食物残渣的垃圾桶,上面蚊蝇横飞。厂区里是大型的流水线机器,机器旁堆放了不少掺杂着食物残渣的碗筷。当时,工人们正在午休,还有人在里面打麻将。
记者推开休息室的门说:“要招人不?我想打工!”
“你去找老板,就在隔壁房间。”一名工人回答。
随即,记者找到工人所说的老板——该工厂老板的妹夫,当时他正在房间里吃饭。记者推开门,跟他说要应聘,他打量了记者一下。让记者吃完饭后,下午1时来上班。整个应聘过程不到两分钟。
下午1时,工厂准时开工。
随即,他安排记者和实习生去包装间工作。但直到记者上机工作,他都没有要求或是提醒我们洗手消毒,也没要求做任何健康检查。8月5日下班时,记者主动询问他是否要健康证时,他说:“不用,没关系!”
一副碗筷的“漂流”记
貌似很正规
该工厂采用流水线半机械化操作,流水线上的工序主要包括粗洗、分检、浸泡消毒、精洗、高温消毒、包装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安排有工人,全流程约20分钟。前面五个环节是餐具的清洗环节,由6名工人负责;包装有9名工人。以下是该工厂的主要操作流程:
1、粗洗。这是整条流水线上最脏的地方,水槽里放了去渍粉,水都是浑浊不清的。这个步骤由一个老伯负责,他要将送来的脏碗筷,倒在粗洗池里清洗。
2、分检。分检区的机子被分成三块区域,一部分运醋碟和勺子;一部分运筷子;一部分运碗、盘子和杯子。这一步主要由4名工人负责,他们要将这些餐具分开,摆放好。
3、浸泡消毒。经过分检后,餐具被送到浸泡池中,池子约2米长,池水中有消毒液。餐具在池子里浸泡一下,就被送往精洗区清洗。
4、精洗。清洗区内的机子会喷射出水,犹如水枪一般,冲刷餐具。这里会安排一名工人,负责将碗、盘子竖着放,把杯子倒扣,方便清洗。但有时因餐具较多,一个工人根本忙不过来,一些餐具无法规范摆放,因此无法被充分清洗。
5、高温消毒。消毒的机子只有2米长,所有餐具都要消毒,但是消毒后的不少餐具还是带有水迹。
6、包装。经过消毒后的餐具被送到约2米长的绿色传送带上,工人先用手把餐具按照包装要求摆放好。之后送到包装机器,用包装膜封口包装。
揭开黑幕
餐具清洗消毒虽有一道道工序,看似很规范,但其中有猫腻,特别是包装车间的工作环节,暗藏玄机。
经过消毒后,筷子会被最先单独分出,独立包装,由专人负责。其余餐具被送到传送带上,由工人分工负责摆餐具,盘子在下,碗勺在上,按照包装要求摆好。
该车间的最后一名工人是老板的妹妹,她相当于质检员,除了负责摆放勺子外,还要挑出不干净的餐具。有时忙起来,她就顾不上了。
包装是餐具清洗的最后一步,之后餐具就直接送上餐桌使用了。这步骤非常讲究卫生,一旦操作不规范,就直接影响餐具卫生。但就在这个环节,民生调查组记者发现了不少黑幕。
黑幕【一】
每副餐具至少经过9双手
8月5日下午1时15分许,记者走进包装间,看到所有工人都没有戴手套、帽子、口罩和穿工作服,直接穿着自己的衣服,徒手包装。记者询问包装间的一名女工。
记者:怎么都没带手套,不穿工作服啊?难道工厂没配置吗?
工人:有啊!天这么热,干吗要穿,不用穿的。
记者:之前都不穿吗?
工人:有人来检查的时候穿一下。
打工的三天里,包括记者和实习生,包装间共9个工人都是徒手包装。也就是说,一副餐具在送到餐桌前,已经过至少9人的徒手触碰。
黑幕【二】
捡起掉地上筷子直接包装
经过消毒的不少筷子还是湿漉漉的,有时会沾有脏东西,工人会徒手挑出脏东西和破损的筷子,然后将筷子理齐,放在包装机上包装。
有时筷子掉在地上或是包装机的边沿上,工人就重新捡起来,不经过任何消毒就直接包装。
记者:消毒后的筷子都是水,没消毒干净就直接包装啊?感觉筷子好脏?
工人:嗯!筷子最脏。
记者:我看你筷子掉地了还捡起来包装,这样不太好吧?
工人:管它呢,包起来就好了。
黑幕【三】
不用洗手就上工作台
工作前,老板一直没有要求记者洗手,记者发现,一些工人工作前也没有洗手。
记者问一名女工:我上班,老板都没让我洗手,难道不用洗手吗?
女工尴尬地一笑,挥挥手说:没事!不用洗,我昨天就没洗。
记者:这样不会不干净吗?
女工:呵呵。
不但工作前不用洗手,工作时离开了,重返操作台也不用洗手。比如有的工人出去了一趟,用扫把扫地了,手被割伤流血了,碰到地上的脏东西,用手擦汗了或是扎头发了。都没有人会要求或督促他们去洗手,工人都是继续用脏手工作。
黑幕【四】
残渣和餐具同过传送带
8月5日下午2时许,工作的近一个小时里,记者发现,食物残渣和碗筷一起经过高温消毒后,被送到传送带上,如被水泡得发白的西瓜皮,湿漉漉的大块牛肉,咬了只剩一半的玉米,白花花的半只鸡爪等,其中排骨、蛏子壳、辣椒等是最常见的残渣。
食物残渣会依附在餐具上或是夹杂在餐具之间,而运着食物残渣的传送带,也无需定时清洗,脏了就用抹布一抹就好了,因此传送带上的污渍就这么一次次地再次污染了餐具。
黑幕【五】
消毒后碗筷直接摆地上
8月6日5时许,工人们都下班后,记者趁着工人们都离开包装间后,留在车间观察发现,一些消毒后摆放在篮子里的餐具,直接放在地上,上面还停着苍蝇。
工厂包装间后面是个餐厅,会有餐厨垃圾堆放在门口,上面停着苍蝇虫子。平时工作时,包装间的窗户都是打开的,这些苍蝇虫子都会飞进来。
黑幕【六】
徒手捡残渣脏手来包装
面对传送带上的食物残渣,工人们直接用手拿掉,丢到传送带外,继续用脏手包装餐具。
没被丢出的残渣,就会被送到放置在传送带末端的篮子里,该篮子里还装有消毒后的勺子,管理员就是从这篮子里拿出勺子,直接放入餐具中进行包装。
8月6日,记者见一女工正在捡出那篮子里的残渣时,走上前“帮忙”,记者拿掉了一块猪肉。
记者:拿了猪肉后,我要不要洗手啊?
管理员抬头笑了笑说:不用。
记者:这里面的勺子,还可以继续用来包装吗?
管理员点了点头:嗯。
黑幕【七】
消毒后仍有污迹用抹布擦
包装时,工人们会挑出明显没被清洗干净的餐具,丢到另外的篮子里,下班时重新拿去清洗。比如,沾有辣椒或是大块有色污渍的餐具。
站在记者旁边工作的是管理员,有时他手里会拿一块抹布,紧紧拽在手中。这块抹布有点发黄,平时就随意放在机器旁。当看到餐具上有小污渍时,他就迅速地用抹布一擦,动作很熟练,被“美容”了的餐具就这么“过关”了。
8月6日,记者拿起那块布,用清水冲洗了一下,询问另一管理员,“可不可以直接擦洗?”
她回答说:“可以啊,来得及你就擦,来不及就算了。那些米粒和葱直接擦掉就行。”
问完后,记者还是没用那块布,难以下手,这布实在不干净。
黑幕【八】
带血迹餐具包装“过关”
记者发现,不少经过消毒的餐具还会有水滴,特别是杯子和醋碟。
一些沾有水的醋碟,只要不是脏水,工人会把醋碟放在传送带上敲一敲,去掉水滴,继续包装。但很多有水滴的杯子,工人不会挑出或是去掉水滴,而直接包装。
记者发现,在传送带上会有破损的餐具,如碎玻璃等,一旦工人不小心,就很容易被扎破。8月6日上午,一名女工的手被扎破流血了,她就用放置在包装间内的创可贴包扎了伤口,继续工作。
之后,记者发现餐具上出现了血迹,管理员就用布擦了血迹后,将其拿出。但之后,还是陆续出现了带有血迹的餐具没被发现,于是这些“带血”的餐具就被包装“过关”了。
黑幕【九】
餐具消毒竟只有两三秒
8月6日下午5时许,干完一天的活后,虽累得精疲力尽,但仍不解餐具消毒后为何还有水。
最终,一名老员工透露,因为杯子多,工人少,有的杯子没有倒扣好,就送进消毒箱里,所以有的水没有烘干。他还说,消毒不到位主要是因为消毒的速度太快了,消毒的机箱大概只有两米长,整个消毒过程也就两三秒,餐具送进去马上就出来了,怎么可能消毒干净。
黑幕【十】
消毒浸泡池水两三天才换
记者卧底发现,工厂粗洗池是最脏的,池子里的水是一天换一次,每天到了下午水就变臭了,但还是要用发臭的水去洗餐具。消毒浸泡池里的水是三天才换一次,如果洗的餐具多才会两天换一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