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1893年-1988年)
浙江在线08月24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孙雯)“这个世界会好吗?”
这是1918年11月7日,梁漱溟的父亲梁济抛给儿子的最后一问。
“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梁漱溟答。
三天后,梁济投身积水潭,而梁漱溟则在未来世界的突变中,成了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未尝不曾犹疑——青年时屡次自杀,二十出头意欲出家;在“文革”中遭迫害,在风浪中不合时宜……但他终究不同于父亲——在耳顺之年到来的四天前抛却尘世忧虑。
他是一个积极的入世者。
相关阅读:
如果不是“积极”,也不会有近80万字的日记遗存。近日,跨度50年的《梁漱溟日记》经重新校勘,由世纪文景出版。早年投身乡村建设,巡视抗战敌后,调停国共两党争端,上缙云山闭关修佛,解放后参观城乡新变与土地改革,“文革”抄家受辱,政协学习论辩,著述、会友,甚至早起取牛奶以及去幼儿园接送孙子,都在日记中有点点滴滴的记叙。字字句句,虽然是浅淡,却潜藏着时代的风云际会。
杭州,也是梁漱溟没有错过的城市。比如,在日记中,梁漱溟记下:1932年7月24日“赴杭”;1933年8月4日“到杭晤马寿”,马寿,即马一浮先生。而在1939年之前,盛年的梁漱溟几乎日日奔走,此间的日记基本简略到只是“赴沪“赴济”“赴京”的字眼。1939年之后,字里行间才丰茂起来。
如果对梁漱溟没有一点了解,这50年的日记读来或许是清淡乏味的。
他就是那么轻描淡写。1953年对毛泽东的“顶撞”,1968年被划为右派,1974年拒绝“批孔”……他照旧写作、读史,与友人同游,习拳,听戏,看电影。只是在某一天蹦出一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今日再读,历史的风云隐在那些淡定的文字身后。
无论时代如何迷乱,梁漱溟总保持着他的清醒,当然,众人也绝非全然不清醒,只是在趋利避害的选择之中,他们一会做着看客一会又当着演员。
有时,他试图沉默,以“容我不说”来与屈从分流。然而,沉默怎能被容许,于是他被推搡着上台,因不想违背内心,出口的话,又成了被掷打的靶。
梁漱溟的思想,本来自“感受问题之刺激,切志问题之解决”而不能不用心“寻个明白”。因要寻个明白的初心,这个“问题中人”注定不可能糊涂地站在这一边或者那一边。
梁漱溟是自负的,1941年在香港的炮火中脱难,他致儿子书,声称: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
他当然有理由自负——
“由于总在最大问题中追求其最要紧的事情,久而久之,我所关心的,旁人往往不如我关心;我所能做的,旁人往往不如我能做;好像责任集中于我一身。既有‘四顾无人’之概,不免有‘舍我其谁’之感。”
他又切切认为,“是事实如此,不是我自负。”
“我不单纯是思想家,我是一个实践者。我是一个要拼命干的人。我一生是拼命干的。”这是1987年的梁漱溟对自己的评价,生命走向暮年,他全然成了他留给我们的影像中那个倔强的老头儿——有一股子拼劲,还有些背时的落寞。
时至今日,我们再看梁漱溟一生都在孜孜以求两大问题:一个是现实中国的问题,一个是人生问题。对于个体人生,梁漱溟以他的方式该是给出了解答,他由出世而入世,始终是现实的积极参与者。而中国问题,有代代有志的人加入到建构当中。
八十多岁高龄的梁漱溟曾说出——对于世界,我还是乐观的。
回望这位一代大儒留下的身影,那些清醒与坚持,让我们也有理由相信——
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