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曾经荒草地如今百果园 宁海林家山空村上造“新田”
2014年09月01日 05:36:10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陈醉 县委报道组 陈云松 通讯员 王晓娜

  在宁海县大佳何镇林家山一块较平稳的坡地上,51岁的葛彩玲正和老伴一起埋头干活,镰刀一寸寸削平齐腰的荒草,汗珠滴答答滚进草丛。不一会儿,一亩见方的梯田便有了雏形。她暗自计划着,今年开冬在这新田上搭大棚种草莓,过年就能有个万把块收成。

  新田,其实不新。放眼林家山,很多缓坡都有开垦过的痕迹,一片高高低低田地横生的模样,只不过荒草掩盖了农田,模糊了边界。葛彩玲告诉我们,这儿曾是林家山村,有100多户村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十多年前,大家都搬下山了,成了空村,地也就废了。

  葛彩玲从小就在山上长大,她知道成片的梯田曾经种过水稻、玉米、土豆,是家家户户的命脉。“瞧,这块是林家大伯的田,紧挨着的是李家婶子的……”她似乎还清晰地记着每块田地的归属,如此不舍。

  下山后,这片村庄的泥土便贡献给了野草,葛彩玲觉得可惜。“这些地也能长庄稼,怎么就没有用了呢?”3年后,她做了一个几乎所有村民都笑她傻的决定:向村里承包,上山造田。2007年,她和老伴搬回了山上,在空村上造“新田”。

  曾经的山里人在山里一辈子,也没赚出个金窝窝,葛彩玲知道,按老方法种地,或许很快就会熬不住了,所以这次“造田”她不再按原来方方块块来开垦,而是选择了几块较大面积的山坡开发,她要种果树,即便这样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和等待更长的时间。

  开始的时候,葛彩玲小工一雇用就是10个,一天不停地清除杂草、陇地。她给每一块地都规划上不同的水果,西瓜10亩、桑果20亩、猕猴桃50亩……最初,作为普通农民,她没有太多存款,只是凭着农民对土地根深蒂固的眷恋回到山上,所以一切都从种一亩卖一亩的收成攒起,她选中生产期较短的西瓜。

  “山上空气好,无污染,这是我的卖点。”下山几年,葛彩玲也见识了城里人的需求。第一年,她的10亩西瓜田就收了几万元,田里还没有长成的小西瓜都被人订走了。

  第一笔收成帮葛彩玲新开拓了10亩猕猴桃,第二笔收成种上了8亩桃子,第三笔……如今,葛彩玲的田地已经开发了近350亩,俨然一个百果园。田造回去了,葛彩玲还大胆地想把空村恢复。

  “城里人都喜欢往乡下跑,这儿老房子都在,修补一下就可以住人,原汁原味。”葛彩玲和老伴动手把半山腰的土泥房修了修,就成了第一家“客栈”。她没想到的是,这破房竟然还有老板包下来长年度假用。

  一个农民的大胆尝试,引起了社会关注。大佳何镇政府开始帮助她寻找贷款渠道,扶持这个农妇最朴素的创业,并为“百果园”修建新的机耕路,还邀请浙江林学院的教授对林家山进行科学规划。未来,葛彩玲的林家山或许又将不一样了。

标签: 新田|农业 责任编辑: 施菲菲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