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浙江第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是位"学霸"级的女大学生
浙江已有近5万人加入骨髓库
2014年09月04日 06:29:49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通讯员 贺佳晶 于伟 刘常彬 记者 黄淼君

第100例捐献者郑卫军和第200例的柳蓓蕾在一起。

   浙江在线09月04日讯 (今日早报通讯员 贺佳晶 于伟 刘常彬 记者 黄淼君)昨天,22岁的柳蓓蕾躺在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采集病房里,为南京一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位品学兼优的女大学生成为我省第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浙江省红十字会秘书长何乐琴赶到省中医院看望柳蓓蕾时说:“2001年我省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从第一例捐献者章焱到第100例郑卫军捐献,过了十年。而从郑卫军到柳蓓蕾,新增100例仅仅用了两年。”

  室友陪同赴杭

  捐造血干细胞

  5天前,柳蓓蕾就来杭,陪同她在医院的是大学室友小王。

  “她妈身体不好,她爸陪她妈去看病,我和蓓蕾是同寝室同学。”小王说,从大一开始,蓓蕾的优异表现让她成了粉丝。

  学霸、热心人、独立女,这是小王给蓓蕾的定义。过去3年,蓓蕾不但获校励志奖学金,还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小王将蓓蕾称为“学霸”。

  对蓓蕾来说,洗衣是小菜一碟,还会烧饭,不但给父母烧,还长年跑社区,给空巢老人烧。“有时我也陪蓓蕾去,最近她去照顾的两个空巢老人,蓓蕾走时,特意叮嘱她,千万别坐黑车。”小王说。

  小王的记忆中,蓓蕾没主动打电话向家里要钱,而是勤工俭学,时不时接个翻译任务,用作生活费。

  “学校西班牙语是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小柳是品学兼优的孩子。”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领导这样评价。

  对于这些赞誉,柳蓓蕾有些不好意思,她不愿过多地说自己。

  2011年6月,无偿献血同时,蓓蕾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今年5月,她接到红十字会通知,说她和南京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当即表示愿捐献造血干细胞。6月,高分辨配型成功。昨天和今天,她给南京患者献造血干细胞。这名患者比蓓蕾小5岁。

  我省已有近5万人

  加入骨髓库

  “我们医院从2005年起,成中华骨髓库批准的首批7家造血干细胞移植医院和采集医院之一。2013年,采集总数排全国第二。截至2014年5月24日,采集造血干细胞157例,占浙江省采集总数的86.3%。其中仅2013年,采集人数37例。”省中医院血液科主任周郁鸿说,多年来,除了给素不相识的人献造血干细胞,医院还帮数百个家庭施行亲属间造血干细胞捐献。

  昨天,记者从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了解到,我省累计已有4.8万余人加入资料库,至今已完成200例捐献,近两年新增的100例中,有近一半是医护人员,他们用行动向普通人说明,造血干细胞捐献无损于身体。200名捐献者中大多是“80后”,“90后”爱心人士也逐渐增多,捐献者文化水平较高。

  近年来,我省先后涌现两度捐献的陈俊,两度跨国捐献的潘克勤,两度捐献的医生董平。

  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得到许多政策支持,2013年规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及其亲属依法享受优惠用血政策,今年上半年起,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与无偿献血者,同等享受免公办景区门票、免公共交通费、免公立医院挂号费等“三免”政策。

  “很感谢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帮许多人重获健康,让许多家庭免去支离破碎的困境。医院移植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病患者,最长无病生存达20多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捐献者的爱心之举,会让更多血液病患者重新过上正常生活。”周郁鸿医生说。

标签: 造血干细胞|捐献 责任编辑: 施菲菲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