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德清样本》
2014年09月23日 14:23:50 来源: 浙江在线

 

  【经济篇·导读

  德清县三十年经济发展,是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德清利用其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的特殊区位优势,确立“开放创新,接沪融杭”的经济发展总战略,历届政府十年一以贯之,使一个浙北小县稳步从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德清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强工业、精农业、扩城市、兴三产”,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德清“强工业”走的是高新化、集聚化的之路;“兴三产”用的是差异化、特色化的之策。

  德清传统农业向特色、高效生态型农业转变的实践,集中体现在近10年来取得的三大历史性突破,即:农业产业化加快结构调整、综合园区整合现代农业发展资源、“土地股票”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在全面小康建设中,德清县优化城乡发展空间,破解城乡二元经济,以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三中联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不仅整体水平处于浙江省前列,而且率先进入全面融合阶段。

  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最早的产学研合作的“德清模式”,如今已发展成为“政产学研金介用”相结合的“新德清模式”。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金融改革创新的突破,成为驱动德清经济后续发展的“双动力”。

  【政治篇·导读

  小康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政治建设既是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在小康建设中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和主导性的保障作用。德清县在思想引领上、在政策和制度供给以及执政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作为,在德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践行“人本政治”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德清县不断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组织结构、调整管理方式,逐步从高度集中的全能型政府转变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社会全面发展需要的服务型政府。

  以扩大基层民主为重点,德清县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厉行法治,建设“法治德清”。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文化篇·导读

  德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水德、儒雅、圆融”的鲜明精神特质。

  德清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县域“道德高地”。打破了政府单一主导下树立道德模范的故套,开创了政府、社会、民间三者互动的道德激励模式;实现了文化的思想、物质、制度三形态的全覆盖。

  德清的公共文化服务,抓住“惠民为本、扎根基层;培育个性、自娱自乐;鼓励自发、民办公助”这三个关键,走出了一条官民协力、自主自发的公共文化服务之路。

  德清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心:“三抓三建”。

  【社会篇·导读

  德清县的社会建设充分调动政府、公民、社会群团、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极大地提升社会发展水平,有效提高了社会整合程度,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德清县的社会建设注重构建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女儿童保障等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拆除横亘在城乡之间、本地与外地之间、大城市与小县城之间的三道“社会篱笆”,使全体群众更好地共享社会事业的建设成果。为此,德清县积极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居民服务管理、社会事业发展融入杭州等三个领域的改革探索,取得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成效。

  德清县的社会建设正呈现出“区域都市化、城乡一体化、社会组织化”的发展趋势。

  【生态篇·导读

  2005年,德清县率先启动运作“生态补偿机制”。理念和机制上的探索与实践,使德清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步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德清的生态补偿机制开创了全国县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的先河,对我国县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建设美丽乡村、和美家园,是中国梦最本质的追寻。德清县按照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以加快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积极推动“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功能集成、机制集合”,全力打造“山水美、农家富、社会和、机制新”的“中国和美家园”。

  凭籍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德清把生态旅游休闲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了与国际高端生态旅游休闲接轨的“洋家乐”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成为德清接轨现代文明、展现新农村建设的国际化窗口。

  德清践行生态文明的小康社会建设基本经验在于: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科学谋划、突出特色”、“制度创新、机制完善”、“统筹城乡、均衡发展”、“集聚发展,打造资源集聚地”,使德清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经济更高效,环境更宜人,人民更幸福。

  【本书推荐】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高明光:

  《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德清样本》是一册典型实践和高度理论有机结合的读本,值得一阅和研究。德清既是中国全面小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中国特色县域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杰出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德清县委、县政府着手推进小康建设,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显著成效,在2010年、2013年两次荣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市县”光荣称号。这本书的问世,为国内其他县市区域的全面小康建设提供可贵的示范样本,并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见证者。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

  由求是《小康》杂志社编撰出版的《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县区样本》系列丛书,全套100册,这是个非常宏大而艰难的举措。《样本》以先进县区为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全面小康建设的经验做法,并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发展思路和建议对策,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与实践价值。在众多县区改革探索者秉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掉队”的理念而苦苦探求发展路径的关键时期,它的问世无疑是提供了一定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

  作为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记录者与见证者,求是《小康》杂志社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精心选取100个县(市、区)作为调研典型,并汇编出版《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县区样本》,分享其小康建设之经验与教训,大力推动全国全面小康的实现。作为100个样本的“开篇之作”,《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德清样本》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同时也是2014年《小康》杂志创刊十周年最珍贵的献礼。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坚:

  求是《小康》杂志社立足全国、高屋建瓴,甄选德清作为《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开篇样本,意义非凡,它不仅有助于推动浙江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同时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可资镜鉴的做法与模式。继《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德清样本》后,我们期待能早日看到“样本二”、“样本三”……看到更多走在浙江小康建设前列的典型县市区,为浙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做出积极贡献!

  德清县委书记张晓强:

  《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德清样本》一书,将我县30多年来改革发展中的一些好样本、好案例作了系统梳理,这是43万德清老百姓的智慧结晶和实践总结,为我们今后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参考借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特别是将德清作为《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县区样本》系列的开篇样本,既是对德清发展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鼓励和鞭策。

标签: 德清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