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9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程永高) 到2017年,浙江有望基本实现渔业发展和水环境保护相协调,形成鱼水和谐的良好局面。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渔业转型促治水现场会上了解到,截至8月底,浙江以三个“百万”工程为抓手,累计投入近15亿元,基本完成了今年的渔业转型促治水任务,并积极在全省推广养鱼节水典型。
投入资金15亿元促渔业转型
拆除甲鱼温室面积531.5万平方米
衢州市衢江区傅孔明家庭农场,500亩稻田里养鳖、100亩生态休闲渔业基地连成一片。通过稻鳖共生、轮作模式,农场一年能产生态鳖25吨,生态稻米160吨,一年有产值968万元,效益400万元。更重要的是,不施化肥的养殖方式,对环境污染几乎为零。
与傅孔明家庭农场一样,渔业转型在全省各地全面开花。淳安县千岛湖的“放鱼养水”,龙游县的洁水渔业,海宁市大力拆除温室甲鱼,洞头县大力发展浅海碳汇渔业等地,转型模式清晰,成效显著。
据省海洋与渔业局的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渔业转型促治水已累计资金近15亿元,完成池塘生态化改造22.8万亩,推广稻鱼共生轮作26.4万亩,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22.4亿万尾,基本或者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
同时,今年全省已拆除甲鱼温室面积531.5万平方米,拆除整治养鱼网箱达到17.8万平方米。
山地、平原、临海渔业可分类转型
会上,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林东勇表示未来全省各地既要继续加快解决甲鱼温室、开放型水域投饲网箱等突出问题,也要注意根据当地实际,探索总结出既生态高效、又优质安全的发展新路径,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渔业转型促治水共组。
金衢丽地区可以围绕生态治水构建“绿色屏障”,重点抓好稻鱼共生轮作模式的优化和应用,保护好山塘水库禁限区划定整治成果的巩固和提升,全面实施增殖放流和洁水渔业工作,加快品牌建设提升产品价值。
杭嘉湖绍地区,可以围绕打造“诗画江南,鱼米之乡”,重点抓好渔业水域生态修复和探索渔业产业提质增效的新途径。甲鱼温室整治和提升后打造生态品牌,集中养殖区域综合各种措施不断改善水域环境,推进渔业信息化管理实现“机器换人”以及稻田养鱼和鱼塘中稻扩面提质等。
甬舟温台地区,可以围绕实施海洋“蓝色屏障”建设行动,重点抓好碳汇渔业发展和浅海贝藻养殖,发挥生态经济双重效用,大力发展设施大棚、循环水等集约养殖。
此外,全力推进浙江渔业转型促治水的同时,浙江还将深入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监管,并大力培育家庭渔场、规范提升渔业专业合作组织。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