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30日讯 ( 通讯员 黄瑜 今日早报见习记者 李攀 )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今年的10月2日,是全国第2个老年节,也是我省第27个老人节。
如何才能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对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十多年的杭州来说,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杭州下城区,养老,更是不能回避的一个话题,该区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91671人,占户籍人口比重的22.58%,高于杭州市、浙江省平均水平,并且每年增幅在4.5%左右。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近年来,下城区借助多种科技手段,让养老变得越来越智慧。
“一个电话,服务到家”
几天前,家住天水街道环北社区的叶奶奶意外摔伤,高额的医药费对每月只有1300元退休金的老人家来说,负担不小。好在叶奶奶参保了一项意外伤害险,很快她就获得了13000余元的保险理赔款。
这项保险,是下城区对纳入政府资助型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提供的免费套餐服务之一。
近年来,下城区依托杭州市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系统,对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居住状况、养老服务需求意愿等进行调查评估,根据不同评估分值,对纳入政府资助型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四类套餐服务。其中,A套餐可免费享受安装援通呼叫器、意外伤害险、每月定额的家政服务券、家庭责任医生、专职助老员、结对志愿者和“1+X”亮居工程;B套餐可免费享受前5项,C套餐可免费享受前3项。
今年下城区还增设了D套餐,参与的老人可免费享受每人每年350元的家电统保服务、意外伤害险和26小时左右的助老员服务。
截至目前,全区享受政府资助型居家养老服务对象9000余人,占老年人总数的9%左右。
一个紧急按键,救援必达
段大伯和老伴儿住在朝晖街道黎园社区,老伴儿的心脏不太好。今年7月的一天,老伴儿在外散步时,突然觉得胸闷难受,段大伯恰好有事外出。
在这个紧急时刻,老太太掏出了一个手机模样的机器,按下援救按钮后,后台工作人员立刻向120报警,并告知老人的子女。二十分钟后,工作人员再度回访,此时,段大伯已经陪着老伴儿坐在了救护车上。
目前,下城区已累计为32366户75岁以上独居老人及80岁以上老人家中安装集呼叫、报警、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援通呼叫器。老人摁红、绿键向呼叫中心提出服务请求,就可以得到紧急救助、生活照料等服务。
这个看着不怎么起眼的呼叫器已经累计成功救助557位老人。
与此同时,下城区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辖区70岁以上的孤寡、独居、空巢老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以及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发放“关爱手机”或者呼叫终端,以便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政府公共服务。
不久前,下城区与极具救援经验的公益社会组织“公羊会”合作,开发了一款定位器”,子女可随时通过手机APP向定位器发送命令查询老人的当前位置,并查看老人在某段时间内的行动轨迹,一旦有老人走失,这个定位器可以发挥大作用。
健康信息轻松查询
4年前,下城区联合一家科技公司,建立了全区居民信息平台,将所有居民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等信息全部纳入到平台。此外,该区还针对老年人开发了一项涵盖老人档案、日常管理服务、综合查询等应用功能的养老信息平台。
依托这两个平台,社区社工只要输入有效信息检索某老人,就能快速查到其入住过哪家养老机构的几号房间、床位、过往病史、享受几级护理级别、第一联系人是谁等基本信息,从老人入住开始就实现服务全过程数字化。
今后,下城区还将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佩戴智能手环,对他们进行日常行动、身体状况等的实时监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