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0月9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丁波) 国庆前夕,温州的周先生将一笔钱转到自己的银行卡里,转账后不久,卡内的1万多元被他人分为13次,以网购、手机充值、购买充值卡等途径消费掉,周先生本该收到扣款短信通知,这次却一个都没有收到,第二天查账的时候才发现钱款不翼而飞了。
银行卡内所有资金被网购支出 持卡人对此毫不知情
9月24日中午,温州龙港的周先生通过pos机将9000元从一张银行卡转到自己的建设银行卡上。当天晚上,周先生绑定了建设银行卡的手机号一直没收到到账通知。“POS机的单子提醒,将在24小时到账,所以我也没在意”,周先生说。
第二天下午,周先生拨打建设银行的电话,客服人员告知,该笔款项在24日下午1点多就已经到帐了,但之后该银行卡里的钱款被分为十三次,通过在京东、国美、手机充值、购买充值卡等方式消费掉。
这时周先生才知道,自己建行卡里转进来的9000元,加上卡里原有的1000多,共计一万余元已经被消费殆尽,只剩下几十元的零头了。他立即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13笔消费没有收到短信通知 银行解释是手机“选择性屏蔽”
周先生想不出自己有任何泄露银行卡信息的行为,在此之前,这张卡只绑定了支付宝。但13次消费均不是从支付宝支出的,“我也没有点过任何要输银行卡号的链接。”
事后,他从建设银行网点调取了交易记录,上面显示,从24日下午16:38分,第一笔消费支出产生,金额为0.01元。在之后的四个多小时,又产生12次消费,最高一笔为2990元,均以网络消费、购物、充值等方式,通过财付通、百付宝、快钱支付等平台完成,被盗共计10005元。
9月25日报警后,周先生也将该银行卡挂失。但让他惊讶的是,在25日下午,他收到了京东商城的消费预支付短信,提醒其网购消费,即将预支付两百多元。“但我的卡里已经只有58元了,而且已经挂失了,后来应该没有支付成功。”
因为该银行卡绑定了手机号,周先生此前的每一笔支出都能收到短信通知,但这次13笔共计万元的消费,他却没有收到任何信息。对此,该行客服人员表示,可能周先生的号码有“选择性屏蔽”。
10月8日,记者致电建设银行客服,1737号工作人员表示,可能是因为手机上下载了第三方的杀毒软件,屏蔽了资金交易的相关短信。她同时也表示,如果只是短期内没有收到交易短信,可能是由于短信系统阻塞以及网络繁忙导致的,网络繁忙是正常的。
周先生表示,对这件事他要追究到底,如果确定是银行没有发送短信,他将提出赔偿。
目前,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的调查中。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