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翻看石慧的36元预付款记录。
浙江在线10月16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苗丽娜)这是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
日前,新昌红十字会收到一笔336元的捐款,送钱来的人叫张德华,而捐款人一栏,却写着“石慧”。为什么张德华要以石慧的名义捐款呢?
原来,张德华是一名鞋匠,既修鞋也擦鞋。石慧是他的老顾客。3年前,石慧因病去世,却在店里留下36元预付款。为了把这笔钱还给石慧的家人,这3年来,老张逢人便问,“你认识石慧这个人吗?”
今年,他总算找到了石慧的丈夫陈先生。知道老张为还钱苦寻3年,陈先生深受感动,怎么也不肯要钱。最后,两家人经过商议,由陈先生再拿出300元,与那沉甸甸的36元一起捐了。
这也算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吧。
客人离世留下36元预付款
他说,这钱得还人家
今年60岁的张德华是湖北省监利县人,2006年,老张和妻子李仁秀来到新昌开了一家小店,专门帮人修鞋、擦鞋。多年下来,一直没挪地方,加上夫妻俩手艺好,积累了不少熟客。
擦一双鞋5元,如果预存一笔钱,还可以打8折,这也是老张生意好的一个原因。
老张手上,有厚厚的三个账本,上面登记的都是客人的预存款账目,每一笔进出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么多年从未出过差错。
老张记得很清楚,那位叫石慧的客人,从2007年开始,就到店里修鞋、擦鞋。“她说话和气,很随和的一个人。”2011年6月3日,是石慧最后一次到店里光顾。在此之前,她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来了。
“怎么这么久没不来了?”老张像老朋友一样打招呼。
石慧看起来很虚弱,说话有气无力的,她说:“我最近身体不太好,乳腺癌,前段时间去上海看病了。”
那天过后,老张再也没有见过石慧。他翻看了一下账本,石慧的预付款,还剩下36元。
日子一天天过去,石慧一直不出现,老张的心里也越来越不踏实,隐隐觉得有些不妙。
到年底,一位认识石慧的客人告诉老张,石慧已经去世了,但对方却不知道她的家人的联系方式,也不知道她的家在哪里。
老张有些伤心。他想,一定要找到石慧的家人,“如果他们不愿意继续在我店里修鞋,这36元就退给人家。”
3年来,他逢人便问“你认识石慧吗”
3年多时间来,老张一直没有放弃对石慧家人的寻找。
没有任何联系方式,老张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每一个来店里消费的客人,他都要问一句,“你认识石慧这个人吗?”久而久之,这竟成了一种习惯。
有人被问的次数多了,便打听缘由,还反过来劝说老张,“就这点钱,人都不在了,别找了。”
老张很固执,“钱不是我自己的,不能随便处置。实在找不到,我就拿去捐了。”
慢慢地,来店里的客人都知道,老张在找一个叫“石慧”的女人的家人。“到底问了多少人,我也不清楚了。”老张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10月7日,终于有一位顾客说,他认识石慧的丈夫。
得知有一位鞋匠3年来一直在找自己,就为了还36元钱,石慧的丈夫陈强十分感动。第二天,他就来到了老张的店里。
老张得知,石慧是来自己店里后,大约两个月后去世的。
“这里还剩36元钱,你留着自己用吧,想要擦鞋或者修鞋都可以。”老张对陈强说。“不用了,你一连3年找我的事情,已经很让我感动了,你的心意我领了,这钱,我不能收。”陈强说。
两个人推来推去,最后,老张想了个法子,将这笔钱以石慧的名义捐给红十字会。陈强同意了,又从口袋里拿出300元钱,这种方式,也算是对妻子最好的纪念。
善良、快乐的鞋匠夫妻
捐款、献血……好事一箩筐
老张和妻子一起经营的小店,不足20平方米。狭长的一条通道,还包括了卫生间和厨房。卧室在阁楼上,大小只摆得下一张床。整间房间内,最值钱的,算是那部修鞋的机器了。
每天早上5点,妻子李仁秀就起床了。早锻炼后,弄好早餐,7点多便开门做生意。老张要睡到8点多才起来。“我老婆比我年轻,都是她在照顾我。”老张一脸幸福,笑呵呵地说。
老张点了一根烟,妻子在一旁帮人擦鞋,禁不住埋怨,“都这么大的人了,也不知道爱惜身体。一天抽烟要花20元,要擦好几双鞋了。”
老张仍然呵呵笑,不搭腔。
老张说,“无论是做人还是做生意,都要讲诚信。”这不是客套话。这么多年,类似的事,他还做了不少。
“有一位客人,拿皮包到我这里来修,扔下包就走了。我打开包一看,里面有一条铂金项链,我赶紧把它藏好。后来,客人来取包,我问她包里是不是有一条项链,她一拍脑袋,说确实是有,她自己都忘了。”老张说。
老张收入并不多,夫妻俩赚的钱,大多用来交养老金了,“为了将来退休后,生活有保障。”
老张还热心公益,看到报纸上哪里需要捐款,经常掏钱。“我老婆更厉害,每年都去献血,好多年了。我儿子还是义工呢。”
在老张看来,全家人在一起,只要健康开心就好,“生活能够自给自足,儿女都孝顺,我很满足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