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金华老人收藏3000余枚票证 回忆父辈的“票证生活”
2014年10月31日 08:31:29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傅颖杰/文 特约记者 葛跃进/摄 通讯员 杨德林)

曹荣安老人讲述不同年代的票证。

   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傅颖杰/文 特约记者 葛跃进/摄 通讯员 杨德林)谈起票证,年轻人也许觉得陌生,但对我们的父辈和爷爷辈来说,是如此熟悉。今天是世界勤俭日,金华雷锋馆馆长、77岁的曹荣安老人为了宣传勤俭节约的精神,首次将他收藏的3000余枚上世纪60~80年代的各类老票证展出。

  金华雷锋馆馆长曹荣安老人,首次展出他收藏的3000余枚票证

  去看看你爸妈的“票证生活”

  这些票证有些是曹荣安老人自己用过的,收集下来,有的是花钱买来的,也有一些是朋友送的,粮票、火柴票、猪肉票、酱油票、鸡蛋票、食盐票、肥皂票、豆腐票……你想到或想不到的,基本都有,很难得。

  他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在他的记忆中,金华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有票证出现,基本上和全国同步。

  为什么用票?原因很简单,因为粮食不够吃,各类物资极度匮乏。

  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能吃上饭,国家不得不实行计划经济。

  “那时候,不管买什么东西,都要票,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连买一分钱一盒的火柴,都要火柴票,光有钱根本不行,买不到东西。”老人说。

  55岁的雷锋文化馆志愿者杨德林给钱江晚报记者讲了个真实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他丈母娘从厂里领了一家五口一个月的粮票,结果走路回家时因为裤袋子破了个洞,掉了,丈母娘吓坏了,发动全家在路上疯狂寻找,最后还是没找到。

  这意味着他们一家五口得饿一个月的肚子,“丈母娘哭得眼睛都肿了,很多天消不下去。”

  那时,要买粮食,要有钱和票两样,票丢了,也不能问别人借,因为每户人家的票是定量的,不会多,“借给你了,人家自己就得饿肚子,票也买不到,根本不能买卖。”

  最后,还是丈母娘家的亲戚来救命,亲戚在乡下,家里有一些地瓜、玉米、芋头等杂粮存着,丈母娘一家因此熬过了这一关。

  曹荣安老人手头用过的,从开始的粮票、油票、布票、猪肉票到后来的肥皂票、火车票、汗衫背心票、自行车票等等,五花八门,基本上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1980年代之后才渐渐少去。”老人说,后来社会进步了发展了,生产的东西多了,才渐渐走出了计划经济的局限,大家可以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吃穿住行都可以出钱买到了。

  “80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很多都没经历过这些,对此没有体会。”老人说,父母也可以带孩子来看看,了解过去的艰辛,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此次展出时间是今天起的一个星期,地点在金华八一北街1098号金华雷锋文化馆,现场还有很多其他活动,大家可以现场参与。

标签: 票证 责任编辑: 吴佳蔚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