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天台12月8日讯 (通讯员 许迪靖) 天台虽然是经济“小县”,但拥有丰富的山区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此,天台县按照“特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总要求,充分发挥旅游、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加快山区经济转型升级。为了把好发展方向,12月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山区经济转型模式选择与建设策略研讨会,邀请省农办和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组探讨如何把“后岸现象”推广为“天台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各位专家对天台近几年的山区经济发展竖起了大拇指,也提出了一些提升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突出生态休闲
广袤的大地上,果树茂盛,大棚林立,药材基地一望无际,农业设施、农家乐点缀在田野上,这就是天台县西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
园区围绕“生态、精致、休闲”总目标,将现代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深度融合,一、三产业联动,将农业观光、农家餐饮、农趣旅游融于一体。园区全面推进“肥药双控”工作,推广“全优保”管理标准方案,基本实现绿色防控全覆盖,正在园区采摘草莓的徐小姐说:“我们相信这里的品质控制,也喜欢这样的采摘游,每年都来买草莓、蜜梨、桃子。”
目前,园区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83家,引进了一批特色观光项目,开展了“七彩田园•四季采摘”、“万亩花海•浪漫天台”等系列主题活动,吸引游客数万人,农业年产值超过6亿元,是绿色发展的典范。“花漾星球”太空农场是园区内最有特色的农业建筑,该农场搭建了几个如星球般的大棚,大棚内实施农业规模化生产,无土培栽培设施层层罗列,产量比普通农田提高了五倍,且质量安全更有保障。
保护历史村落,夯实发展基础
在农业园区远望张思村,如诗般清幽,又如画般雅丽。村前村后二水相拥,使村子如帆船泊于始丰溪畔,天然浑成“船地”。村中有七口古井,排列若北斗七星,“夜涵星斗分乾象,映日云霓作画图”。早在400多年前,明朝旅行家徐霞客就曾两次来到这里,并曾入住村里。
张思有700多年历史,村内文物古迹丰富,有11处集中成片、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2013年9月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全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但一直没有好好保护利用,很是可惜。张思人尝试运用村里独特的风味招睐游客,但一直不愠不火。三年前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古民居修复工作以来,工程如火如荼推进,已实施了部分古街、古民居修复,完成长廊、入口景观和西部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建设。一进村,一种历史的沉淀感就吸引了大家,我们正好遇见几位外地的游客,他们都说这样古老的村庄很少见了,而这里的民居修复得古色古香,历史文化扑面而来,不虚此行。
在张思村附近,还有3个同样秀丽的滨水村庄——“美丽下王”、“果香湖井”、“和谐茅垟”。这三个村子和“古韵张思”,构成了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美丽幽静的村落群,他们以始丰溪为主轴,联合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四季可游的十里休闲观光带,张思村红了,其他各村也红了。浙江工业大学的施放教授认为,下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关键举措是在外在的生态特色中内嵌传统文化,张思村的文化遗产应当传承下去。
激活乡村旅游,提升农民收入
驱车二十分钟,经过一条条山间公路,我们来到了后岸村,后岸村依山傍水,十里铁甲龙矗立村前,对岸就是诗僧寒山子的隐居地。捧着这样的金饭碗,后岸村却一直依托几百亩石矿资源,家家户户做石板行业,但“石板饭”让后岸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年参与井下石材开采的200多个村民,普遍出现职业病,已有8人死于石肺病,5人现已丧失劳动能力。在县里山区经济转型和美丽乡村政策的引导下,该村关掉所有石矿,全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从以打石板为生的“以命换钱”生存方式向以农家乐致富的“美丽经济”转变,实践了一次绿色发展的华丽转身。
后岸村为打消村民的顾虑,探索出统分结合、公私共赢的合作制运营新机制。村集体率先带头创办农家乐,并为村民创办农家乐提供个性化布局规划、统一化装修设计和标准化业务指导,开展统一宣传营销、统一分配客源、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内部管理,有效地增强了市场对接能力。同时,村集体给每位农户担保,可向农村合作银行贷款3-5万元缓解资金瓶颈,吸引了大量在外经商打工的村民回乡创业。
受此带动,陈彩萍和老公一起实施了农房改造,建起了小洋房,打造出20间像样的房间,每个房间布置整洁,十分温馨。她还给整幢房子配了WIFI,让住户都能免费上网。她把自己的农家乐取名为“水车人家”,是因为她的农家乐东面有一架大水车不停旋转,是一个休闲的好地方。
仅3年,全村共开设农家乐52家(其中四星级农家乐户4家),拥有从业人员300多人、住宿床位1100余个,可供1500人同时就餐。后岸村委主任陈文云高兴地说,今年各农家乐户均创收1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高达160余万元,省委夏宝龙书记和李强省长都先后来村里考察。谁能想得到,这是当年靠打石板为生的穷村庄能转型发展成这样?
省农办副主任邵峰认为,后岸现象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共创共富”,不能简单的复制推广,应该从后岸现象中总结出几个元素,因地制宜地将某些元素运用到其它条件适合的村,实现各特色村分类分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