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产业转型升级的绍兴样本系列报道(一)
绍兴鼓励传统产业“小升规”居浙江前列 奖励超千万
2014年12月15日 20:50:38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 首席记者/施宇翔
【摘要】 近些年,绍兴本土刮起一阵工业企业“小升规”的旋风,通过把规模以下小微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的成熟企业,让他们脱胎换骨,在绍兴经济的蓝海中扬帆起航。

       编者按:200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绍兴为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试点5年以来,绍兴市抓住和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自主探索与政策支持相结合,探索有绍兴特色的经济转型升级之路。浙江在线特推出转型升级的“绍兴样本”系列报道,反映绍兴在传统行业、新兴产业、机器换人等领域探索出的新路。 

迎丰印染没有烟囱、锅炉、黑烟,整个厂区非常洁净。

  浙江在线杭州12月15日讯(浙江在线 首席记者/施宇翔 编辑/沈正玺)不惜大投入引进全进口设备,产品设计必须走高端路线……浙江绍兴,在传统纺织印染企业竞争“白热化”之时,有一家企业敢于创新,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标杆;另一家主营门窗的公司,近年却把目光投向科技含量更高的楼宇自动化项目,完成了华丽转身。

       新闻链接:

       产业转型升级的绍兴样本系列报道(二)

       石化企业用铂金促环保 绍兴新兴产业谋变形成新矩阵

  绍兴向来是小微企业大市,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产业层次不高、管理模式单一等问题,已到了亟需转型升级的当口。近些年,绍兴本土刮起一阵工业企业“小升规”的轻风,通过把规模以下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让他们脱胎换骨,在绍兴经济的蓝海中扬帆起航。

  传统企业“小升规”已成为绍兴经济转型升级一块熠熠生辉的试金石,正在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迎丰印染厂区

  传统印染企业焕发新活力“迎丰模式”如何练成?

  绍兴滨海新区,一片片蓝色的厂房格外夺目,视觉清新。这里便是绍兴迎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迎丰印染)的所在地。

  有别于传统的纺织印染企业,这里没有印染企业常见的烟囱、锅炉、黑烟,整个厂区非常洁净。

  迎丰印染总经理徐亦根介绍,迎丰印染前身是一家传统贸易公司,20多年来,公司从小打小闹到去年成立纺织印染公司,成了真正的规模企业。

  迎丰印染是现任董事长傅双利创立的,那年他才18岁,凭着一股子朝气和肯吃苦的劲头,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柯桥轻纺城掘到了第一桶金。

  之后,市场里卖布的人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难做,24岁的傅双利,加入了外贸大军。从一开始只有5人的团队发展到拥有150人的外贸企业,作为第一代吃纺织外贸“螃蟹”的生意人,傅双利无疑是成功的。

  在2009年,傅双利收购了一个纺织厂,成立铭园纺织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300台圆机,主要从事针织布纺织出口。在此基础上,公司向印染行业进军,初步形成了坯布、印染、外贸一条龙产业链。产业链问题解决了,产品生产实现自控,最近3年成了“迎丰”的飞速发展期。

  最能说明问题的一定是数据,入驻滨海工业区仅仅不到两年时间,“迎丰”几乎每年都在以翻番式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去年,公司资产总额、营业收入、贸易额等各项数据都比2012年增长100%以上,其中资产总额由1.28亿元飙升到3.57亿元,年出口贸易额突破1亿美元。

  徐亦根介绍,从前三个季度情况看,今年的数据可能会更漂亮,增长翻番不成问题。

  “企业上规模后,将来的路在何方?这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在徐亦根看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如果故步自封就可能停滞不前。

  “就如同你坐在一辆豪华汽车里,车子是很漂亮,但是如果停着不开,你永远只能看到眼前的景色。”徐亦根认为,出路在于发展和创新。

  迎丰印染将企业发展聚焦在了“智能化”上,公司花了4亿多元,购入国外先进的设备,公司从德国引进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低浴比气流染色机作为主要的染色设备,后整理也采用进口的天然气定型机,同时还配套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日本、意大利的前道、后道等设备,在节能环保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目前,迎丰印染18条进口生产线开足马力,日产36万米印染布。同时,公司与国内一线品牌、国外知名品牌服装商合作研发面料,把握市场主动权。

  从小打小闹到规模化运转,迎丰模式给绍兴本土的印染企业开了一条新路,作了良好的示范,“小升规”让企业焕发出别样活力。

雅德居节能环保门窗有限公司的生产工厂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空旷。

  小企业“名不见经传”

  缘何成房产大鳄们的“香饽饽”?

  很多人可能未必知道“雅德居”是什么,不过说到“万科”、“绿城”,绝大多数人都了解一二。

  事实上,像“万科”、“绿城”这样国内数一数二的房地产“大鳄”,用的大多都是“雅德居”的门窗。

  走进雅德居节能环保门窗有限公司的生产工厂,最大的印象就是空旷——几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工人寥寥无几——这个年产值超过两亿元,成为国内首个现代化景观园林式门窗生产基地的企业,仅仅只有200多名员工。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万科、绿城、中铁、金地、华润、中海、中航等国内10多家知名房地产企业的门窗入库供应商,就是“雅德居”。

  “我们生产的门窗,在节能环保上在国内肯定是最先进的,以保温功能为例,甚至比普通墙体更加保温。”提到产品,“雅德居”财务总监周国炎很是自豪。

  “雅德居”的成功路也并不是一蹴而就,企业从小规模开始,向着集群化、专业化迈进,慢慢走上康庄大道。

  2008年,“雅德居”成立之初,国内节能门窗产业薄弱,高端的节能门窗市场基本被德国、美国产品垄断,“雅德居”看准了市场,将研发、生产高性能节能门窗作为事业的起点,不到3年,成功研发EMCT专利技术,推出的实木仿古、铝木复合等系列高性能门窗成为行业标杆。

  由此,绿城、万科、华润等知名房产公司纷至沓来。

  号准市场脉搏,是企业成功亘古不变的法则。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楼市遭遇了一波降价潮,楼市的不景气,开发商在选择门窗产品上也产生了变化,“雅德居”管理层马上意识到,要想在楼市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获得发展,自己的产品需要更大的灵活度。

  今年以来,“雅德居”把产品的生产重点从铝木复合门窗过度到铝合金门窗上来。铝木复合门窗,一般用于高档的酒店和别墅工程,而铝合金门窗则可以普遍适用于各个楼盘,表面上看,产品的档次似乎降低了,但却在特殊环境下获得了更大的市场,按照公司内部的说法,这也是一种“转型”。

  如今,“雅德居”正在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小升规”也让这家企业如鱼得水,翻开企业新的一页。

  绍兴走在全省前列

  “小升规”让传统企业化茧成蝶

  作为绍兴的本土传统小微企业,能否“上规”似乎成了大家竞相研究的课题,因为过了这道坎,小微企业一般就能上一个台阶。

  去年,绍兴市通过国家统计局审核确认工业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简称“小升规”)共599家,超额完成省下达的380家的年度目标。“小升规”上报数和完成率均在全省前列。

  而今年以来,绍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推进“小升规”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作为推动绍兴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来抓,切实加强政策扶持、培育服务和组织领导,小微企业上规升级行动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这是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黄坚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型企业发展成为上规模企业后,最大的好处是规范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同时,企业的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也会增强,品牌效益大大提升。”

  “可以说,经历了这一步后,很多企业可以得到质的提升,可以化茧成蝶。”

  事实上,在“小升规”的过程中,绍兴市还给予政策支持, 积极引导。

  黄坚介绍,政策中明确对首次新上规企业实行新增地税返还奖励,地方水利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减免,就业保险补贴等。

  到目前,绍兴市给予首次上规企业一次性奖励合计470家1374万元,减征地方水利基金414家1064.7万元,临时性下浮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单位缴纳部分570家2731万元,给予稳定就业社保补贴242家882万元,新增地税返还等政策正在抓紧落实当中。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