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3日杭州讯(浙江在线记者/程永高 编辑/胡芸)去年11月1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四氟乙烷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否定性终裁,裁定涉案产品未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不再加征巨额税率。该案是浙江国企对美“双反”案首胜。
不过,就在上月初,当地两家相关企业准备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上诉。这几天,中方律师杨晨和浙江巨化集团、中化国际和浙江三美的企业代表进行会面,商定应对办法。杨晨说,“按照以往惯例,类似上诉改变无税结案裁决的可能性很小。”
去年浙江遭遇贸易摩擦113起 涉案金额约百亿
“无税结案重新开启了我省氯化工企业对美国出口的大门。”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局局长韩洪祥不无振奋地说。四氟乙烷“双反”案件涉及浙江企业有7家,出口总额达3亿多元,占全国涉案产品出口50%以上。他表示,单个案件涉及的金额绝对值可能不大,但对当事企业来说整个产品线几遭灭顶,至少五年后才能再试探出口同类产品。
浙江企业遭遇贸易摩擦案件占全国七成,金额占四分之一。2014年,浙江共遭遇来自印度、土耳其、印尼、巴西、美国、欧盟等21个国家和地区提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113件(其中原审案件68起),同比增长10.8%,涉案金额16.2亿美元(人民币约百亿),同比上升了65.7%。其中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案件32起,涉案11.11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案件81起,涉案5.05亿美元。
韩洪祥介绍,主要案件包括美国对华晶体硅光伏产品、汽车轮胎,欧盟对华光伏玻璃反吸收案、印度对华桑蚕丝、化工原材料等等。其中案值超过1亿美元的有美国对华钢制搁架、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轮胎“双反”案等4个案件,最大的美国对华钢制搁架“双反”涉案金额近4亿美元。
“凡是以浙江产业为主的案件,我省主要涉案企业全部积极应诉,其中大部分案件取得了较为有利的裁决结果。”韩局长说,这为稳定浙江出口市场份额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浙江各级政府商务及相关部门、预警点行业商协会、企业充分发挥“四体联动”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机制,围绕重点、难点案件积极开展应对工作。
应对贸易摩擦,浙企腰杆更硬
赵永红是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企业协会的秘书长,也是杭州太阳能光伏产业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预警点成立以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原先只是服务杭州光伏企业,现在几乎服务全省光伏企业;原来企业遭遇‘双反’手足无措,现在几乎每案必应诉。”该预警示范点建立于2011年,在这几年国际、国内光伏市场的剧烈震荡中,对向相关企业预警、引导企业积极应诉、开拓新市场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成为近年来浙江光伏行业整体回暖和新市场开拓节节开花的重要推手。
浙江块状经济发达,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出口的主力之一,个体应对贸易摩擦能力弱。为此,浙江省市各级政府一直积极帮助涉案企业积极抗辩,并先后出台了应对、预警机制相关实施意见。2014年4月1日,《浙江省出口产品反倾销应对办法》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政府出台的贸易摩擦应对规章。随后,浙江省商务厅印发了《办法》实施意见,并于当年11月11日正式施行,对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各类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对反倾销职能分工,建立反倾销信息预警快速反应机制。
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同样是一项全国首创工作。近年来,浙江先后在全省块状经济、敏感产业建立了116个省级“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地方商务部门则设立了一批县(市、区)“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全面、制度化的预警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机制和有效的预警防范应对机制,建立起来。
早在2013年2月,省商务厅在获知四氟乙烷“双反”摩擦预警消息后,即时传达至预警点和重点企业,提醒企业充分把握立案前的有效时间制定应对策略,并帮助企业搭建应诉团队和邀请法律专家。这些,为案件最终的无税结案打下良好基础。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