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伟丽在采摘铁皮石斛鲜条。朱映归摄
浙江日报缙云2月23日电 正月里,距离缙云县城18公里的双峰绿园家庭农场内,农场主钭大松和妻子虞伟丽早早忙碌起来。农场里的15亩铁皮石斛,经过两年培育,终于到了收获的时节。夫妻俩忙得不亦乐乎。
“鲜石斛市场价每斤1200元,仍是供不应求,已经卖了1000多斤。”虞伟丽一边忙着剪石斛一边说,“上年12月到当年的4月份,石斛鲜品品质最好、营养物质积累最高。近3个月,我们一直都在剪石斛,只在初一歇了一天。”
农场建于2013年。当时,虞伟丽偶然听说县里有扶持中药材种植的政策,便动了心。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夫妻俩人流转了位于新碧街道龙湖自然村的50多亩土地,计划种铁皮石斛。
“缙云的水和空气都比较适合石斛生长。我们平时只是除除草,偶尔给石斛喷点水,清理掉落的石斛叶,因为叶子腐烂会产生病菌。”虞伟丽笑着说,“只要三个人就能轻松搞定。”
这份轻松当然离不开虞伟丽一开始设计农场时的规划:大棚里,遮阳系统、保湿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一应俱全;种植石斛时,床架栽培、松皮育苗、用粘虫板扑杀棚内的小飞虫、用羊粪等原料施肥……用绿色种植技术保证石斛品质。几年下来,农场已经有智能化连栋大棚5个,种植面积15亩,年产值400多万元。
“农业可以很艺术。”农场中央,记者看到一块大石上刻着这样的话。虞伟丽说,农场就应该是一个小公园加一个农家小院,就像儿时大家总会把农田当做大游乐园一样。
漫步农场,用鹅卵石、树桩围砌而成的绿化带,依山而建的水池,稻草搭建的牛棚,古色古香的木亭,蜡梅、水仙花争香斗艳,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说话间,虞伟丽拎着两篮满满的铁皮石斛,到农场仓库称重包装。她指着包装袋说:“纯绿色产品,更需要绿色包装。所以,我们在包装上用了点小创意——外面的袋子是用苎麻织的,里面的盒子是用竹子编的。”
离开农场已近中午。虽然天气有些阴沉,但别致的农场还是迎来了不少客人。“农场很漂亮,石斛也不错,刚好买两盒送长辈。”当地人应建军正带着女儿在蜡梅树下拍照留念。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