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专车”有风险 春节打车遇车祸,至今仍未获处理
2015年03月01日 07:00:17 来源: 今日早报 吴佳妮

   浙江在线03月01日讯 (今日早报记者 吴佳妮)出门在外,使用打车软件平台叫一辆车来替代出租车,方便是方便了,可在安全、后续保障方面,存在着什么样的风险呢?今年春节,从美国回杭州探亲的朱女士的遭遇,就让她很是感慨。

  昨天下午,身在美国的朱女士给本报热线96068打来电话,反映自己大年初一在外游玩,用“人民优步”叫了一辆私家车,但在路上出了车祸,虽然家人没有受伤,但自己腰部一直不舒服,而且直到昨天下午,这件事都没有一个说法。

  赏梅回家打“专车”遭遇车祸

  投诉至今仍无回音

  大年初一,朱女士和丈夫以及两岁不到的孩子去灵峰赏梅,回家时已经是下午3点多钟,就用打车软件“优步”叫了一辆车。

  “来的是一辆特别小的车,我和丈夫挤在后排,孩子抱在手上。”朱女士向记者描述,来载他们的是一辆铃木雨燕,从浙大路往城西方向开去,可没想到还没出浙大路就出了车祸。

  “对面一辆车双黄线违规掉头,我们的车子没刹住,撞了上去。”这一撞,丈夫和孩子倒没什么事,但是朱女士却受了伤。

  “我2009年在洛杉矶滑雪的时候,脊椎受过伤。”朱女士告诉记者,“当时马上觉得腰部酸痛难忍,回家后没多久脊椎就更难受了,只能躺在床上。”这个月25日,朱女士和家人一起回洛杉矶,飞机上更是遭罪,“到现在我还是绑着腰封,准备下周去医院看看。”

  最让朱女士郁闷的是,她就此情况在优步上进行了投诉,至今仍无明确回音。“有一个工作人员联系过我,但说要请示领导就没下文了。”她说,“我还给优步发了邮件,提了建议和安全风险,但没收到回信。”

  “专车”、“拼车”容易混淆

  风险提示并未明确

  记者了解到,朱女士使用的是“人民优步”平台,她很肯定地告诉记者,平台上全部都是私家车,收费比出租车稍微便宜点。

  私家车怎么能够上街运营?记者联系上了Uber(优步)中国区企业传播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人民优步”只是一个公益性平台,为私家车主提供“拼车”信息发布,并没有运营行为,而私家车主收取的费用,只是分摊油费以及耗损费。

  但这样的说法并不能得到朱女士的认同,她始终以为是在和美国一样,通过优步打车,并不是和他人拼车出行:“并没有非常显眼的字样来提醒我,这是一个拼车行为。如果知道的话,那我就会对风险有个预估,就不会贸然带着孩子和家人来坐这个车了;另外,我打车时和司机聊天,说优步有给他们补贴的,这多少会让人觉得,是有公司在管理着他们。”

  有偿“拼车”也涉嫌非法营运

  打“专车”要注意风险

  朱女士告诉记者,她并不希望有什么补偿,只是希望他们不要回避问题,而且书面把他们的责任和司机的责任都能事先告诉乘客,“没有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的司机不能上路接客,这是关键。”

  Uber中国区企业传播负责人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他们和朱女士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多次联系,如有需要还可以再帮朱女士进行沟通。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对进入“人民优步”平台发布拼车信息的车主以及私家车,都会进行严格把关,同时对每个行程都提供保障。

  目前,交通运输部明确规定,私家车不允许进入“专车”市场。而记者了解到,即使打了擦边球,私家车以“拼车”的形式出现,但只要涉及收费,就有可能涉嫌非法营运。

  另外,也提醒乘客,在消费“专车”服务时,可要求对方提供相关租赁证件,以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利益。同时,即使是不违法的“专车”,也存在责任主体不同,有突发状况追责也不同的问题,要注意风险。

标签: 专车|车祸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