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3月5日讯 (浙江在线 记者/陈中志 编辑/陈铖) 近日,浙江32位省政府参事、特约研究员在杭州共聚一堂,就围绕“十三五”规划提建议,重视三个“体现”,把握三个“注重”等话题进行探讨,为助力浙江发展建言献策。他们当中有中共学者型和富有宏观管理经验的领导干部,有省级各民族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有专家学者,还有企业家。
深入实际
用切身体会来说话
今年春节期间,马桶盖突然成为新闻热词。原因是不少消费者跨洋去日本大采购,把每只差不多要两三千元人民币的马桶盖几乎一扫而空。事后有媒体调查发现,这种所谓的高科技电动马桶盖,其实很多生产自杭州下沙,国内也有销售,而且功能更全,价格也更便宜。
这个被网友吐槽的“一只马桶盖日本自由行”的事件,暴露了国人盲目购物心理。省政府参事、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云路对此在会上发言中称,政府在提倡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要提升老百姓对国产商品质量的信心。
“当前出现中国公民到境外疯狂抢购现象,这表明老百姓对国内的产品质量缺乏信心,这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标准高于国内产品质量标准有关。”王云路建言称,浙江能否率先提出进出口产品质量统一标准,保证国内产品质量与出口产品质量标准一致,给国民一个公平待遇,让出境购物者回归。
相比于王云路参事的建言,省政府参事、省土地整理中心原主任罗进荣对“当前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存在形式主义问题”说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他说,一些偏远山区村庄留守人员少,无视实际情况,按照新农村建设指标搞道路建设、健身器材建设等,造成资源浪费。
他思考认为,一是新农村建设指标的下达要应地制宜,需听取群众意见,并建立第三方、用户评估的科学评价体系;二是要完善村庄的治理体系,创新村级民主管理体系和基层组织建设,建立监督机制,探索建立股份合作机制。
思考问题
到自己调研寻找答案
“建党一百年要全面实现小康,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指标已经远超小康的相关指标,但是为什么老百姓却没有获得感,这中间究竟缺了什么?而这所缺少的内容,恰恰应该是“十三五”规划所必须包含的。”省政府参事、浙江日报集团编委周少华表示,今年他想就这方面进行调研。
实体经济如何实现新突破?省政府参事、省经贸委原巡视员何荣飞发言,他表示自己调研重点深受一个美国金融危机的专题片启发,感到应该从更深入更深层次思考中国的宏观经济,值得研究。他提出今年调研将重点继续围绕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是大力发展大数据信用融资,二是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如何提升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四是开设老年人电视频道,五是如何独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科技厅原副厅长于涟认为,主动参与“十三五”规划,建议找几个切入点,重点介入。
于涟表示,他将深入调研有关机器换人方面的课题,为浙江经济升级提供积极建议;另一个是五水共治的陆上污染问题,包括农村垃圾污染、无害化资源利用等方面重点调研。
据了解,在参事沙龙发言会上,32位到会参事、特约研究员都提出了今年的综合调研课题,表示将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综合性建议报送给省政府及有关部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