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6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颜伟杰 通讯员 厉宝仙)开栏的话:田垄绿,万物苏。我省农民群众正抓紧每寸光阴,春耕备耕,为增产增收打好基础。2014年,我省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1900万亩以上。新的一年,稳粮任务不可松懈,为扶持粮食生产,我省出台了哪些政策?今年初,浙江成为全国唯一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高效生态农业如何布局?农民群众如何盘算新一年的耕种大计,还有哪些困难?即日起,本报联手有关涉农部门、单位,深入田间地头,访农问耕,讲述他们的创富故事,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一年之计在于春。”浙江大地展开了一幅春耕备耕的繁荣图景。
今年,我省提出力争实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5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的生产目标。稳粮任务不可松懈,种粮大户今年有没有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农资市场行情怎么样?农户对粮食政策还有些啥期待?
日前,本报与省农业厅等部门共同举办的“基层送服务,共助强富美”活动启动。本报同省农业厅等部门来到衢州江山市峡口镇,与当地种粮大户、蔬菜种植户们座谈,倾听他们对农业生产的意见、建议和期盼。
江山峡口镇新合村,本报联合浙江省农业厅举办的春耕备耕送服务活动启动。图为农机服务现场。叶敏摄
问政策、学技术
——咨询服务送田头
“稻菌轮作在我们这已经很成熟了,但种的都是黑木耳,能不能种竹荪、鸡腿菇这些效益更好的菌种?”“我们种的蔬菜都是长期订单,但种得时间长了,地里多少会留下病菌病害,怎么解决?”“我们江山人喜欢吃辣椒,能排进轮作序列吗?”
3月13日早上8时半,江山市峡口镇政府的会议室就已经坐满了前来参加蔬菜生产新技术培训班的农民,来自省农业厅的蔬菜领域首席专家杨新琴,还没开始讲课,就被前来听课的农民朋友围得团团转。
孔祎是峡口镇夕实农场的农场主,问完问题后,不仅听得仔细,还不时拿笔在本子上认真地做好记录。他告诉记者,半个月前,他就听说会有省里的专家来开办蔬菜培训班,便早早报了名,希望能学些新的适用技术。
对学习新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孔祎,早就尝到了甜头。他农场里的150多亩耕地,全部采用“水稻——辣椒——食用菌”轮作模式,还用上了温室大棚和微滴灌等新技术,每年有30万元左右的利润。
蔬菜培训班开展得热热闹闹,旁边的粮食种植培训班人气也很旺。从上余镇赶来的徐继昂是该镇有名的种粮大户,他承包的400多亩耕地一年种植两季水稻。
徐继昂告诉记者,他非常渴望参加这样的技术培训班。去年,他参加了江山市举办的3次粮食技术培训班,每次培训都给他提供了很大帮助。在专家的建议下,今年他准备在冬季种植100亩油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除了在培训班上“取经”,启动仪式上设立的现场咨询和展示活动区也围满了人。“今年种粮有多少补贴?”“哪些早稻新品种产量高?”“大棚蔬菜出现叶子腐烂怎么办?”……农民们把一个又一个问题抛给专家;在放心农资展示区,不少人还对高效复合肥产生了兴趣;在新农机展示区,20多种翻耕、植保、收割机械一字排开,很多人跃跃欲试准备“试驾”。
听呼声、找对策
——发展农业齐携手
“现在提倡机器换人,我们种粮也用上了各种农机,但是农机维修不大方便,不仅地方少,价格也很高,特别是有些进口设备,坏了一时半会还修不了,耽误农时。”在春耕生产与科技服务座谈会上,江山市瑞丰家庭农场场主缪昌盛快人快语,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缪昌盛告诉记者,他今年准备种植早稻1100亩,现在第一批种子已在育秧中心催芽,农田也开始翻整了。跟泥巴打交道,机器容易坏,这些年他每年要花20万元在农机维护和维修上,“是笔不小的开销!”缪昌盛说。
“希望政府能够在购机补贴和维修上给予更多帮助,这样就能使我更好地开展机械化种粮。”缪昌盛说,合作社也缺少懂农机维修技术的人,这也是他的一块心病。
“‘机器换人’是农业现代化必走之路,请放心,我们一定加强协调和服务,让你们的农机可以得到及时更新和维修。”了解到缪昌盛的困难后,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当场表态。省农机局副局长舒伟军也表示,省农机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今年4月就将举办一个大型培训班,为全省的种粮合作社培训更多农机维修的人才。
史济锡还介绍说,今年我省的粮食产销扶持政策,除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外,也优化了资金投向,重点引导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这也是为了扶持我省的种粮大户们做大做强,更好地实现稳粮增收的目标。
江山市繁绿家庭农场场主伍玺晓最担心的是雇不到工人,她的农场有200亩芦笋,现在正是旺产期,要雇35个工人才能忙过来,可现在只有20个人,还是平均年龄50岁以上的大伯大妈。伍玺晓说:“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来农村从事农业,这样农业发展才能后继有人。”
“我们农业部门会继续下功夫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省农业厅副厅长陈利江说,目前我省已经举办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对象的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提升班,开展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一系列工作,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座谈会上,江山市的茶叶、食用菌、蜂产业等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纷纷表达了自己发展现代农业的打算和期盼,在座的农业部门和专家们的积极回应,也让他们对今年的春耕生产充满了信心。
送农资、配指导
——助农增收有奔头
“与去年相比,今年农资有价格优势。”衢州惠多利农资连锁有限公司贺村店的郑奇可告诉记者,今年全市的化肥需求量他们已经备足,做好了迎接春耕的准备,而今年的化肥价格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左右。
据各地初步调查,当前全省春耕备耕所需各类农资储备充足。全省早稻、晚稻、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的种子也都储备充足,能满足生产需要。全省储备各类农资近70万吨,并还在陆续组织调入中,能保证春耕生产需求。
在启动仪式上,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联合向当地种养大户赠送了价值35万多元的喷滴灌设备、农机、肥料以及水稻、蔬菜种子等春耕备耕农用物资。
收到勿忘农集团赠送的500斤早稻种子的种粮大户陈彦福格外高兴,今年他承包了1500亩水稻田,打算多种些粮食。“今年省里的政策我看了,鼓励适度规模经营,今天还送了我种子,这样的好政策,让我心里铆足了劲儿,一定要种更多粮食!”
除了送农资,广大农民群众对科学种粮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启动仪式现场,省农业厅宣布:给各农业主体加强配备农技服务的活动同时启动。
当前,全省农业系统广大干部、首席专家、农技人员已经深入农业“两区”、深入生产一线,采取现场咨询、实地指导、走访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需求和难点,扎实开展政策宣传、技术咨询、科技培训、农资检查、普法宣传等服务活动。
“春耕生产是当前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把落实粮食生产任务、服务春耕生产作为服务月活动的重中之重,优化调整粮食水旱结构,积极推广应用‘千斤粮万元钱’模式,努力为实现稳粮增效提供技术保障。”史济锡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