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4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沈吟 通讯员 李伊平) 3月23日晚上,省人民医院里,李跃平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普通的样貌、身形,平日里或许丝毫不起眼。可就是这样一位平凡人,生前作出一个不平凡的抉择——捐献遗体和器官。今晚,他履行诺言,捐出的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为多名患者带去了生命的希望。
出生于1968年8月的李跃平,老家在德清县钟管镇,平常住在县城,担任某物业保安。时钟回拨到上周五的清晨。6时20分许,李跃平像往常一样开着电瓶车去上班,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忽然天下大雨,路上的行人和车辆纷纷加快了速度,李跃平也不例外。可一场车祸在不经意间降临。李跃平被紧急送入了德清当地的医院抢救,后又转到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还是回天乏术。特重型颅脑损伤、脑干受损,让李跃平再也没有醒过来。
面对已陷入脑死亡的李跃平,亲人们悲痛万分。但在悲痛之余,他们想起了半年多前收到的一封感谢信。
去年8月,李跃平的家人意外收到县红十字会的一封感谢信。他们这才知道,原来,李跃平悄悄地去填过器官捐献志愿书。“我们知道他一直在无偿献血,但直到那时才知道小爸(叔叔)有这么大的善心,要捐献遗体和器官。”李跃平的侄子说。
“人走了,什么都没有了,捐献出来,轻轻松松走,为社会做点贡献。”李跃平曾对亲人这样说。
虽然心中有万般不舍,但考虑再三,家人们决定遵从李跃平生前的意愿,联系了当地红十字会。“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李跃平的家人哽咽着说。
德清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姚建峰还依稀记得,去年4月30日,李跃平来到县红十字会,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上,郑重签下了名字。
在整理遗物时,家人翻到了两本无偿献血证,一本的时间是2012年,另一本的字迹已经模糊。而他的床头还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2015年献血时间安排。如果不是那场车祸,李跃平大概还会一次次挽起袖子,献出自己的热血。
今天下午4时40分许,李跃平的家人们在志愿书上签下名字,同意捐献其全身器官和遗体。晚上7时许,家人们走进ICU病房,与他最后告别。
李跃平,请记住这个名字。他是我省实现人体器官捐献的第316人,也是我省第二位生前登记并在身后实现遗体、器官捐献的志愿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