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9日讯 ( 钱江晚报记者 黄小星 ) “一带一路”将带来哪些机会,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浙江如何利用好“一带一路”?昨日,钱江记者连线钱报智库专家、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许维鸿。
记者:一带一路哪些产业和区域将直接受益?
许维鸿:在我看来,“一带一路”涵盖了我国未来十年的外交、贸易、政策的总体战略安排,它带来的机会是全方面的。比如说外贸;比如说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就能对出口,包括文化出口、高科技出口等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一带一路涉及的很多国家都是新经济体,需要架桥修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机会;第三块,企业需要“走出去”,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分厂等。
记者:你之前也提到,一些内陆省份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官员和从业人员,在市场化程度上、开放意识和冒险精神上不及东南沿海。“人”的问题是否也是其中的关键?
许维鸿:对,如果谈一带一路的风险,我觉得最大的风险是人的风险。我们的地方上不少官员,一方面是懒政,另一方面是“本领恐慌”,一些官员懒政,恨不得什么都不干,一些是想干事但本领恐慌,不会干,不懂干。另外一个的风险是,亚投行和丝路基金还是第一次做,缺乏踊跃地了解市场的干部。第三块就是企业家,我们有国际化背景的企业家还是不够。企业家过去习惯了接订单完成加工,现在要走出去,结果既不会说英语,也不懂国际贸易法,不熟悉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所以我说,一带一路的风险在于人,我们不缺资金和基础设施,但是“缺人”。现在很多省都在“抢”一带一路的规划,“抢”没有用,关键看有没有这三种人。
记者:像浙江这样的东南沿海省份,能从“一带一路”中获得多少机会?
许维鸿:浙江机会很大。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不要觉得地域概念很重要,一带一路并不在于地理概念。一句话,千万不要以中国的角度看世界,要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一带一路是在对外的交往和经营中摸索出来的。我刚刚提到缺乏“三种人”,浙江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或者说,浙江的最大机会也在于人。比如浙江的官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全国最“时尚”,最具有治理现代化手段的官员。浙江也不缺金融,企业家更是最不缺的。所以浙江的金融家和企业家可以去中亚,去广博的西北,东南沿海的成功案例是可以在那里落实的,而政府则要为这些企业家保驾护航。
换句话说,哪个省的金融家和企业家先知先觉、先行先试,哪个省就能抓住一带一路的机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