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4日讯 ( 通讯员 孙美燕 蒋烨琛 今日早报记者 黄淼君 ) 昨天上午,浙大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一名41岁的二胎产妇因大出血而输了350毫升的红细胞,和以往不同,这些红细胞都来自产妇自身,是通过自体输血的方式收集回输的。
从3月31日以来,浙医妇院开展杭州地区首例产妇自体输血以来,加上昨天这名产妇已经有10例了。据了解,从2011年我省全面推开自体输血后,我省临床用血中自体输血的占比已经达到了40%。
产妇能否用分娩时的自体血一直存争议
“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高龄产妇来生二胎,再加上反复流产的产妇也比以前增多,所以近年来,我们临床上接诊的大出血产妇出现增多趋势。”浙医妇院麻醉科主任陈新忠说,以去年为例,浙医妇院接诊出血在5000毫升以上的产妇达到20多人。
“出血4000毫升以上就非常危险了,必须及时输血。但是现在临床用血紧张,血液非常宝贵。”陈主任说。
和别的综合性医院比起来,浙医妇院是专科医院,接诊的不少危重病患者都是大出血的产妇。所以,从两年前开始,浙医妇院开始在临床上推广自体输血,主要推广的是储存式自体输血和急救前的等容稀释输血。
“各大医院目前开展的主要是手术中的自体输血,即将患者在手术中流出来的血,收集净化后再回输给患者,但是产妇能否使用这种输血方式一直存在争议。”陈主任说。
和普通患者比起来,产妇的出血中夹杂着羊水以及胎儿的血等多种杂质,回输的风险比较大,特别是回输含有羊水的血,容易引起羊水栓塞,所以产科一直不敢开展。
3月31日,浙医妇院克服技术上的难点后,开始在临床上推广自体输血,至今已经有10名产妇选择了自体输血,最终5名产妇需要用收集到的血液,均未发生意外情况。
“熊猫血”产妇不推荐术中的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到底是怎么回事?陈主任介绍,目前广泛推广的是手术中的自体输血。
产妇如果在手术中出血,临床医生会将这些血液收集起来,然后过滤杂质后,放入特殊的机器进行离心分离,即可分离出红细胞,最后再过滤掉白细胞,即可回输到产妇体内。
“和别的手术比起来,产妇的回输要多一道过滤白细胞的过程,以防引发感染。”陈主任说。和异体血比起来,自体输血更安全,而且也更便捷,特别是在当前用血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产妇开展自体输血可以节约更多的鲜血。
什么样的产妇适合自体输血?
“只要是预计可能发生大出血的产妇,没有特殊禁忌症的,都可以采用这个方式。”陈主任说,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熊猫血产妇不适用这种方式。
因为和别的产妇不同,“熊猫血”产妇的血液中,有可能混入胎儿的血液,产生抗体,如果回输的话,会有生命危险。而其他血型的产妇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我省自体输血占比已经达到40%
其实,除了浙医妇院,我省多家医院都已经开展自体输血,从2011年推出后,我省自体输血的占比已经逐渐提高。
2008年,浙医二院率先在临床上尝试自体输血,2010年在全院全面开展。浙江省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也设在浙医二院,从2010年以来,除了在医院内推广自体输血,也配合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全省开展自体输血的推广工作。
“2011年,我省将临床上开展自体输血的情况纳入等级医院的考核指标,规定二甲以上的医院,临床用血中必须有20%是自体输血,这以后,全省开始全面推广自体输血。”浙江省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常务副主任严敏教授说。
据了解,通过四年的推广,目前自体输血在我省已经实现全覆盖,11个地市具备开展自体输血的医院均已开展,临床用血中自体输血的占比已经提高到了40%。个别做得好的医院,占比更高,如作为全省最先开展自体输血的浙医二院,目前自体输血的开展比例已经达到了60%。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也逐渐增加自体输血纳入医保的病种,医院乐于开展,患者也逐渐接受这种全新而且更加安全的方式。
“最开始推出该措施,是为了缓解临床上用血紧张的情况,同时和异体输血比起来,自体输血更安全,现在这个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院和患者接受。”严敏教授说。
未来,我省将继续推广自体输血,省临床麻醉质控中心每年仍将定期开展自体输血的技术培训班,进一步规范我省自体输血的临床操作技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