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引子:邵逸夫医院主任医师赵伟平和本院另外8名派驻武义县人民医院的同事一起,住在一座老旧的公寓里,步行5分钟就能到办公室。今年,我省提出“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赵伟平和他的团队是较早来到基层的一批。“工作量和强度不比在杭州的时候。”赵伟平说,这里的生活节奏比杭州慢,下乡的医生们认识了不一样的医院,也遇见了不一样的病人。
(一)
邵逸夫医院副主任医师郑芬萍今天和一个病人发了急。“一天喝光了四个暖瓶的水,还觉得渴,这是明显的尿崩症症状。你得好好做个检查,可能要做手术。”可病人只是固执地说:“医生,我就是口干,你给我开点止渴的药就好了。”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武义县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周银平说,“在基层医院,往往是老百姓改变我们。病人如果一定要打点滴、要住院,我们也总得设法满足他们。”
遇见能够说服的病人,对于很多医生来说成为了一件愉快的事情。赵伟平今天坐诊遇到一位王老先生。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许多疑虑,赵伟平的诊断破除了他的疑虑,又嘱咐他定期做一些检查,老王都一一记下了。“总体来看,我在这里遇到的患者都是很朴实的。”
查房的时候,邵逸夫医院副主任医师黄翯惊讶于走廊上摆满了病床。医院是20多年的老楼,线路老化不能开空调,走廊上阴暗湿冷。黄翯很焦急,病床上躺着的大多是80多岁的老人,得赶紧劝他们出院。她不会讲当地方言,但是热情亲切的动作正在逐渐消除隔阂。她解开老人的衣扣,手握听筒,头伏得很低,专注地倾听着颈动脉的声音。
(二)
对于病人,赵伟平有足够的耐心来治疗,而对于基层医院存在的漏洞,他以更迅速的行动来修补。根据托管合约,他担任了武义县人民医院的常务副院长。
赵伟平要求检查病历。他叫上医务科长,挨个科室抽查。医生签名不及时,检查单填得不规范,甚至书写字迹不清晰——这些毛病都被他一一挑了出来。
晚上,他把大家留下来培训,剖析医疗事故案例。“就是因为医嘱里写错一句话,造成了病人的死亡。”赵伟平说,“制度都制订得很好,关键要执行有力。”
来自邵逸夫医院的医生都意识到,只有实现各级医院医疗服务的同质化,看病难问题才能根治。基层医院的改变任重道远。
“医生要关爱自己的病人。在杭州的时候,我的周末从来都是绷着弦,病人有什么问题会及时过去查看。我的家离邵逸夫医院有十几公里的路,一天来回三五次也是平常事。”赵伟平说,“武义县城小,我希望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也都能做到这一点。”在他看来,当地同行还是有些“不够紧张”。
郑芬萍也在诊室里给当地同行上课。这天,一个病人的一叠化验单放在了她案头,她拿起其中一张看了一眼说:“这个数据不对。”拿化验单来的医生琢磨了一会儿,频频点头:“确实是错了。但是怎么产生的呢?”郑芬萍说,应该是设备的问题,血液标本在离心时没有保持低温,几分钟的时间,待检测的成分就变化了。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三)
这个团队中的很多医生都曾下过乡。黄翯曾经去过贵州一些贫困落后的乡村,感觉“帮不上什么忙”。
这一回,他们牢牢地把根扎在基层医院,就是来干实事的。但远离家人,心里的牵挂依旧。
“平时见不到孩子,但是周末可以安心地在一起,这是最高兴的。”黄翯说,在杭州时,周末也忙得很少有时间陪家人。
他们在邵逸夫医院都是科室的骨干,现在也不得不把那些前沿的科研工作放一放,转而感受县城“慢生活的品质”。赵伟平发现不少当地同行家里都自己种菜,吃起来新鲜可口。
“托管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赵伟平说,“我们这一批的目标就是搭起一个有效的框架,希望循着这个路径,基层医院能获得良性发展。”赵伟平希望自己的团队以身作则,持之以恒,“也许能在几年后看到变化。”
采访手记:长期以来,“全省患者往省城医院跑”的局面,造成省内大医院人满为患。这种“大医院病”,从根子上说,要靠小医院来医。如果患者不能摆脱基层医疗机构“低效而业余”的印象,看病难的僵局就很难破解。
基层医院缺技术,更缺良好的管理体制。我们希望赵伟平团队在武义作出的努力,能够为医治全省范围的“大医院病”贡献力量。
- 浙大各附属医院 将更多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基层
- 舟山医院医疗资源布局调整相关情况答记者问
- 海宁“试水”与省级大医院“联姻” 优化医疗资源
- 开通远程会诊,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 绍兴城南建三级大医院 医疗资源重新配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