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景宁4月14日电 ( 浙江日报见习记者 金春华 县委报道组 叶尚蓉 ) 新鲜的乌稔树叶在石臼中打汁泡水,洗净后的糯米放入浸泡9个小时至12个小时。取直径3厘米、长30厘米的水竹一节,一端留节,对剖洗净,装入浸泡好的糯米,一端用箬叶包裹,棕绳扎紧。在土灶大锅中蒸熟后,米饭乌黑锃亮,香气扑鼻。
这就是畲家传统美味——乌米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民们都要炊制乌饭,款待宾客,以驱邪祈福,这一天故而又称“乌饭节”。
在又一年“乌饭节”来临之际,记者来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西南部一个叫鸬鹚乡的小乡镇。在这里,听闻一个传奇:3位景宁青年让这一畲家美味,走向了大山外的城市。
拜师做饭更新工艺
一路山清水秀、桃红柳绿。夏建勇向记者介绍起做乌米饭的初衷:“我有不少朋友到景宁来游玩,发现景宁有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却缺少一种有代表性的美味。”
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生于斯、长于斯的夏建勇,立刻想到了乌米饭。
不过,乌米饭只是畲家人为“三月三”过节而制作的食品。为此,夏建勇专门跑到距县城3公里、一个叫双后降的畲族小村里,向一位畲家阿姨拜师,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学会了炊制,并对传统技术进行了更新升级。
“传统做法,是直接在大锅里把乌米饭煮熟,再用手掰开放在太阳下晒干,或在阴凉的地方阴干,要吃时拿出来蒸一下,而且没有包装。这样不利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夏建勇说,2013年下半年,他和几个工人几乎每天都在尝试新的包装,最后才决定用竹筒来盛乌米饭,“乌米饭装进竹筒,还融入了竹子的一股清香味,更能体现畲乡的山水风情。”
2014年的“三月三”,全新包装的乌米饭迎来了首场考验。
“我们提早一周准备原料,农历三月初二晚上12时开始上大灶蒸。第二天一摆上摊位,就有客人过来抢购。很多人没买到,就在我们的网站上预订。”在两天的节庆中,他们一共卖出两千多份乌米饭。火爆的场景让他看到了畲家美味的广阔天地。
此后一年中,夏建勇通过他的“畲之味”网店,把这一美味带出畲乡,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
齐心合作建新“粮仓”
点燃希望的2014年,也给夏建勇带来了新的问题。
这一年,所有乌米饭都以订单形式,托畲民在自家土灶上把乌米饭做好后收回,再进行统一包装出售。这种方式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把控,且难以做到稳定供货。夏建勇逐渐有了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的想法。
去年,夏建勇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景宁的网络创业达人雷松强和何伟东。三人一拍即合,进行分工合作:夏建勇负责生产研发,雷松强负责销售,何伟东负责整合各方资源。
2015年1月初,何伟东在老家鸬鹚乡租到废弃多年的老粮站。经3个多月忙碌,老粮站700多平方米的仓库修葺一新,改造成大大小小几个加工车间;原来的办公楼内,还建起了检测室。
作为3个合伙人中的畲族“代表”,雷松强对乌米饭寄托的希望更多。他说:“乌米饭浸透了畲家人的乡愁记忆。而我们要开发的乌米饭,在融合畲家传统的同时,也要为它注入新的元素。”为此,在新的一年中,他们注册成立了专门的公司,申请了“畲之味”品牌商标,准备开发畲家饮食系列。
“要把这里打造成‘畲家新粮仓’。”夏建勇信心满满地说。
致富乡里共传乡愁
乌稔树,四季常绿,在景宁随处可见。记者见到47岁的鸬鹚上村村民雷海英时,她正在采摘乌稔叶。腰间所系的竹篓中,已装了满满一篓绿叶。这里面的叶子,除了为即将到来的“三月三”做准备,大部分还是她为“畲之味”采摘的。
雷海英说,“畲之味”基地一般利用村务平台,向他们发布采购消息,乡亲们也会相互告知,“去年的采购价格在15元每斤左右,我们一天可以采200多元”。
除了乌稔叶,做竹筒需要大量竹子,这项包装也成了村民的“增收宝”。这种景宁本地随处可见的水竹,竿径细长,当地人种它,一般只用来编篱笆,很少卖钱。但用来装乌米饭,大小形状正合适。据夏建勇估计,新基地开始正常运营生产后,每天要消耗水竹1000余根,而每根水竹的收购价,在3元至4元之间。
与此同时,基地今年还招募了30多位当地村民,其中三分之一是畲族人。
夏建勇说,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决心,除了对畲乡的自信、对合作伙伴的信任,更来自消费者的鼓励。“去年,有位广东买家给我们写了一段很长的评论,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你们的乌米饭中,我不仅品尝到了畲家美味,唤醒了儿时记忆,更体会到了畲家人勤劳耕种的传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让我们深受感动。”
这就是景宁乌米饭的故事。在畲乡青年的独特演绎下,它向世界传递着畲乡的风情与滋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