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题】行进浙江 精彩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垃圾分类乡村突围 金东区农村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2015年04月23日 05:33:11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 梁国瑞

   浙江在线04月23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梁国瑞)每天早上5时许,77岁的保洁员张樟彩就起床了,拖着垃圾收集车,挨家挨户上门收垃圾。

  澧浦镇东张村有50多户居民,每家门口都摆了一个塑料垃圾桶。当天产生的垃圾,分类投进垃圾桶后,再由张樟彩统一收集,送到500多米外的垃圾减量处理房,“倾倒之前再进行一次分类”。

  去年5月开始,金华市金东区在澧浦镇率先试点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如今,这一模式已在全区推广。

  4月20日,赤松镇钟头村的垃圾减量处理房正式建成。这意味着,金东全区491个行政村中,除二环以内的城区及部分拟拆迁的村庄外,所有442个村全部实施垃圾分类。试点近一年来,金东区农村不仅面目一新,垃圾更是减量60%以上。

  二分法,简单易行

  62岁的澧浦镇后余村村民余国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将分类后的垃圾,丢进门口的桶里。在他看来,垃圾分类很简单,“就看会不会烂嘛,会烂的扔绿色的桶,不会烂的扔灰色的桶。”

  以北京、杭州等城市推广垃圾分类的实践看,能否进行有效的源头分类,是成功与否的关键。二分法看似“简单粗暴”,却正是金东区成功推行垃圾分类的关键所在。

  “农村里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文化程度不高,跟他们说可回收、不可回收,不一定听得懂、分得清;但会不会烂,一听就明白。”金东区农办副主任王瑞良说,二分法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垃圾分类,“但通俗易懂,符合农村实际。”

  据调查,农村人均每日产生约0.7公斤垃圾,以蔬菜果皮、厨余垃圾等易腐烂的垃圾为主,约占60%。“这些垃圾,以往在农村都能回田消解。现在,只要回收起来,照样可以发酵堆肥。”

  走在后余村,155户村民门口的绿色垃圾桶非常显眼。打开桶盖,灰色的桶里,扔着塑料瓶等垃圾;绿色的桶里,则是一些剩菜剩饭和烂水果。每只垃圾桶里,都没有发现塑料袋。

  为何不用一次性塑料垃圾袋?

  “用不用垃圾袋,是我们当时最纠结的事。”王瑞良回忆说。当时还在澧浦镇担任副书记的他,曾特地带队到龙游等地考察,回来后算了一笔账,决定放弃垃圾袋,“一只普通垃圾袋要0.15元,可降解的0.2元,每户每年700个,成本就要140元。”

  王瑞良担心的是,如此高的成本,长期由政府买单很难实现,“一旦断供,村民会说,‘垃圾袋都不发了,我们也不用分类了’。”

  出于上述考虑,金东区在试点之初就放弃了塑料垃圾袋,而是在反复对比后,选择了脚踏式有盖垃圾桶,“第一批是30升的桶,每只68元;现在订制了第二批,桶内壁没有粘性,方便倾倒,容量也变成40升,每只77元。”王瑞良说。

  截至目前,金东区已为每户家庭购置分类垃圾桶12万余只。

  沤肥房,减量利用

  “村民把垃圾按类分好以后,剩下的就是我们的事了。”张樟彩说,保洁员的工作,已和过去大不相同,不仅要挨家挨户收垃圾,还要负责“二次分类”——总有一些村民会分错,保洁员在集中清运之前,都要重新检查一遍。

  张樟彩用的垃圾车,是全区统一配备、经过特殊改装的:三轮车的车斗隔成两份,一边装可回收垃圾,另一边装不可回收垃圾。为减少空气污染、方便倾倒,车斗还加了顶盖和侧门。

  收集完后,保洁员要把垃圾运到村里的垃圾减量处理房。“这是按统一标准建设的,垃圾减量,靠的就是这个设施。”后余村村支书余进飞说。

  后余村的垃圾减量处理房,长约10米,宽约3米,混凝土浇筑,分成3个房间,每间都有一扇铁门。其中一间存放不易腐烂的生活垃圾,定期清运到垃圾填埋场作无害化处理;另两间则存放易腐烂垃圾,称为“沤肥房”,顶上用的是透明钢化玻璃,可以通过阳光照射,加快发酵。

  “按正常速度,垃圾需6个月才能完成堆肥。我们采用浙江大学的好氧高温堆肥技术,两个月就能实现。”王瑞良说,一吨垃圾,经沤肥房处理后,只剩下0.2吨至0.3吨有机肥,“这种有机肥,氮磷钾含量都很高,种蔬菜特别好。”

  如今,金东区以“一村一建”、“多村联建”的方式,为442个村庄统一配备了305座太阳能垃圾减量处理房。以服务人数计算,500人以下村庄,按“1+2”建设(1代表不可腐烂垃圾房数,2代表沤肥房数),500至1000人按“1+3”建设,1000人以上则按“1+4”建设。

  在塘雅镇集镇附近,原先的垃圾中转站,如今成了8村联建的垃圾处理房,分14个垃圾房,其中2个为共用的不易腐烂垃圾房,另外12个沤肥房,每扇门上都标注了村庄名字。“占地约1亩,不算土地成本,建设费用60多万元,比每村单独建,便宜很多。”王瑞良说。

  4月20日,澧浦镇洪村,曹塘澧公路西侧,一个占地1500多平方米的镇区垃圾处理中心正式投运。这里采用的是比“沤肥房”更加先进的机械高温发酵技术,垃圾只需24小时就能处理成颗粒有机肥,“每天能处理1吨垃圾,跟原有太阳能垃圾减量处理房共同使用,满足集镇约8000人的垃圾处理需求。”

  据金东区统计,按镇村常住人口38万人测算,年产生活垃圾量约9万吨,以65%的减量比例计算,一年能减少垃圾约6万吨。

  目前,金东区大部分村庄垃圾外运至填埋场的次数,已由原来每天一次,改为半个月或一个月一次,“市区的十八里垃圾填埋场,原本面临扩容压力。根据测算,金东区的农村垃圾分类减量,为填埋场延长寿命3年多。”王瑞良说。

  荣辱榜,熟人监督

  垃圾分类处理以后,金东区的农村,有了全新的面貌。记者接连走访东张村、后余村、白溪村、岭五村等村庄,一路走去,村容干净、整洁,在这里,想找到一片纸屑都是难事。村民们说,过去“一场大雨、一河垃圾”的景象不再出现,“连苍蝇蚊子都很少见了”。

  “农村是熟人社会,相互之间能够监督、带动。”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金东区委书记郑余良认为,这是农村开展垃圾分类的优势所在。

  这种优势,在金东区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印证。

  垃圾分类推广初期,不少村民的卫生习惯难以扭转,常常不能按要求进行分类,“一开始,所有村干部都要挨家挨户去看垃圾桶,看到分类不对的,一户户指导,然后重新分过。”余进飞说。不仅如此,金东区还在所有村庄建立了环境卫生“荣辱榜”制度。每个村每月评出3至5户卫生保洁先进户和促进户,在村公开栏用照片直观、形象地展示曝光。

  “村民相互之间都很熟的,村干部天天上门指导,或者被拍照片曝光,都是挺丢脸的事。很快,村民就自觉起来。”郑余良说,“金东区用近一年时间,逐渐让村民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这是最宝贵的经验。”

标签: 垃圾分类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