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行进浙江 精彩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从出生到死亡再到小岛上浴火新生 一袋城市垃圾的奇幻旅程
2015年04月30日 06:53:32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翁杰

   浙江在线04月30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翁杰)城市扩张,城市垃圾随之急剧增长。当居民们还在睡梦中时,身着深蓝色工作服的清运工人,就已在夜色中忙碌起来。一袋城市垃圾,从“出生”到“死亡”,需要一套严密而强大的环卫系统来支撑,更需要诸多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

  在定海城区,城市垃圾的处理,却有着自己的故事。故事里,垃圾坐车、乘船,漂洋过海,最终在悬水孤岛上重获新生。4月28日,记者跟随一个粉色的垃圾袋,经历一场“奇幻漂流”,看到了垃圾产生、消失到重生的精彩历程,更体会到定海区876名环卫工人的那种辛劳。故事,从这里开始。

  沉重的步伐

  时间:清晨4时30分

  地点:定海城区东山小区

  人物:51岁的清运工周国祖

  动作:把垃圾送到中转站

  清晨,天气微凉。陈文倩出门晨练,手里提着一个粉色垃圾袋。走出楼道口,看到垃圾桶已经满溢,不由皱了皱眉,将袋子放在垃圾桶边。

  远处,51岁的垃圾清运工周国祖躬着身、低着头,拖着一辆手拉式垃圾清运车缓缓行来。车上满载垃圾,老周步履沉重,有些气喘,额头上的汗珠一滴滴滑落。

  由于道路狭窄,机械清运车无法进入,定海的一些老小区至今仍靠人力,一车车转运垃圾。周国祖负责清运东山小区附近的100个垃圾桶,至今已有11个年头。随着年岁渐高,加之小区里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老周有时感到力不从心。

  周国祖放稳车子,把那袋“粉色垃圾”丢上车,又一提气将整桶垃圾都倒在车上。瞬间,一股刺鼻的酸臭味包围了老周。他却毫不在意,俯身捡拾起地上的垃圾,拉上车返回两公里外的垃圾中转站。每天,老周都要来回运送五六趟,才能忙完。

  吹响“集结号”

  时间:早上5时30分

  地点:定海海滨公园

  人物:52岁的清扫员钟耿平

  动作:清扫散落在地的垃圾

  当那袋“粉色垃圾”开始“奇幻漂流”时,它的同伴们仍在以另一种方式集结起来。

  天蒙蒙亮,52岁的清扫工人钟耿平就到海滨公园,开始清扫。“天气暖和了,晨练的人来得越来越早。”钟耿平说,他得在人们到来前把公园打扫干净,让大伙看着舒心。他的动作每一下都很有力,笤帚和地面摩擦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一面清扫,钟耿平一面掏出一把小铲子,不时蹲下身子和黏在地上的口香糖“较劲”。因为腰间盘突出,每次下蹲,后背都会传来阵阵刺痛。

  钟耿平腰上的病是年轻时捕鱼落下的。2006年,因为这腰伤,当了几十年渔民的他,上岸做了清洁工。如今,虽然每月1760元的收入,和捕鱼所得比起来相差甚远,可老钟始终认真负责。

  夏天夜晚,时常有醉醺醺的市民,在公园里摔碎酒瓶,又呕吐一地,他拿着拖把一点点清理;公园举办美食节后,他连夜清扫,还趴在地上一片一片擦拭地上的油渍;正月初一,他凌晨3时就起来清扫烟花爆竹……

  而就在老钟的笤帚和铲子下,散落地面的各种垃圾,都被集结起来,归入垃圾桶。

  漂洋过海中

  时间:早上9时

  地点:环南环卫所垃圾中转站

  人物:35岁的清运员蔡鲁滨

  动作:把压缩垃圾运到岛上

  中转站中心里,一台垃圾压缩机正忙碌地运转着。环卫工人一车车地将垃圾倒入一个方形的坑里,然后一块巨大的钢铁块缓缓落下,将垃圾压缩。不一会儿,七八车的垃圾就被“打包”成一大块3吨重的压缩垃圾,其中便有陈文倩的那袋“粉色垃圾”。

  装满3块巨型压缩垃圾后,35岁的清运员蔡鲁滨驾着车,穿越定海城区,来到登陆艇码头,等待接他和压缩垃圾们去团鸡山岛绿色焚烧场的渡轮。和蔡鲁滨一起等候的,还有另外13辆定海环卫处的垃圾运输车。

  中午12时,当天第3班开往团鸡山的渡轮到达码头,蔡鲁滨将汽车开上船,随垃圾一起上岛。“从20岁出头,到如今过了而立之年,10年来我每天拉的‘客人’都是城市垃圾。”蔡鲁滨说,虽然气味不好闻,可想到自己10年保洁生涯,为城市清洁做了贡献,心里不免有点小小的自豪。

  烈火中重生

  时间:中午12时30分

  地点:团鸡山岛焚烧场

  人物:焚烧场负责人张勤

  动作:把垃圾发酵焚烧发电

  经过半个小时的航行,故事的主角“粉色垃圾”终于抵达它旅程的终点——团鸡山垃圾绿色焚烧场。它将在这里被用于发电,以一种新的存在方式,离开这座海岛。

  团鸡山岛曾是一个传统的垃圾填埋场,几十年来舟山的城市垃圾几乎都在此掩埋。岛上常年臭气熏天,蚊蝇滋生。2010年3月,舟山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在原来垃圾岛的基础上建设垃圾绿色焚烧场,将城市垃圾焚烧用于发电。

  蔡鲁滨驾车行驶在岛上,沿路绿树掩映,几乎没有异味。汽车来到垃圾卸料平台,等候在那里的两个工作人员打开车后门,随着车斗前端缓缓抬起,巨大垃圾压缩块从车内滑落,跌入几十米深的贮存库。“粉色垃圾”和它的“小伙伴们”将在此等待5天至7天,渗沥污水并发酵后,由巨型机械手抓入950℃至1000℃的高温焚烧炉进行稳定燃烧。

  “经过高温燃烧,城市垃圾在这里获得新生。”从事该项工作9年的舟山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勤介绍,垃圾经过850℃以上的高温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硫、烟尘等都大幅减少,符合欧盟排放标准。“去年,焚烧场绿色焚烧城市垃圾30万吨,发电6000万千瓦时,进入城市电网。产生的3万吨炉渣全部被运出岛,用作生产多孔水泥砖头。”

  现在,该是与这袋“粉色垃圾”说再见的时候了。也许,若干月后,在城市的某一隅,我们还会再次相见。但那时,它一定不再令人生厌。

标签: 垃圾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