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专题】行进浙江 精彩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探访浙江第八批援疆人才的足迹 智力援疆花开别样红
2015年05月07日 06:17:25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 廖小清

   浙江在线05月07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廖小清)今年5月起,我省300余名援疆老师、医生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将陆续结束他们一年多的援疆工作。

  我省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进疆以来,坚持从“输血”向“造血”、从“顶岗”向“帮带”转变,努力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如今走在阿克苏地区,随处可见我省智力援疆开出的绚烂之花。

  资源共享——

  浙江名师一线牵

  在杭州对口支援的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杭州元素扑面而来。

  位于当地西湖大道和龙井路两条道路之间的阿克苏市高级中学,总投资1.57亿元,其中杭州援助1.08亿元,教学硬件设施在南疆乃至全疆都屈指可数。更让很多学生、教师和家长慕名而来的是,这里还设有远程互动、直播收视、录制点播的杭阿远程互动教室。

  日前,记者来到远程互动教室时,一堂名为《荒漠化的防治》的课正在讲授。教室里虽然没有老师,但是学生们个个聚精会神。原来,学生正在通过远程互动系统听杭州市源清中学老师讲课,阿克苏的老师则在与教室有玻璃墙隔离的点评室,一边观摩杭州老师讲课,一边与浙江的援疆老师探讨教学方法。

  “有了远程互动教室,这里的学生就可以同步听杭州名师上课,而且还可以提问;阿克苏的老师也可以借鉴杭州老师的授课方法,可谓一举多得。”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的援疆老师、阿克苏高级中学副校长汤晓风介绍。

  据介绍,省援疆指挥部去年实施了138个智力援疆项目,今年又安排1.2亿余元,围绕教育能力提升、人才培养、基层基础能力提升等方面全面实施134个智力援疆项目,促进浙阿两地交流,致力浙阿两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以智力援助促进当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播撒种子——

  双语培训育新人

  省援疆指挥部会同省教育厅和当地有关部门,把提高阿克苏地区1万多名中小学教师的双语教育能力作为智力援疆的重要内容。在建设两个双语培训中心、投入培训费用的基础上,我省每年选派120名教师担任双语培训教师。这项工程在当地被亲切地称为“种子工程”。

  新和县玉奇喀特中学的开兰木尼散木·买买提当了19年老师,如今成了“小学生”,从最简单的拼音开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最近,开兰木尼散木经常往口语老师、援疆老师范芙斌的办公室跑,请教问题。在开兰木尼散木看来,学国家通用语言不仅是教学的要求,对自己和家庭也很有好处。她说,不会国家通用语言就很难与外界交流,民族融合和个人发展也存在一些障碍。

  省、市援疆指挥部还积极协调前后方资源,帮助建立卫生、职教等实训基地,全方面为当地培训培养各类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据统计,一年多来,我省已为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培训培养人才1万余人次,安排2000余名当地干部人才赴浙培养培训,组织1000余名浙江高层次专家到阿开展各种培训交流活动。

  帮带提升——

  沉睡设备派用场

  “我们刚才使用的是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设备,病人手术创伤小,很快就可以恢复,你们不用太担心。”走出手术室,阿克苏地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石红耐心地向病人家属介绍。

  从医22年的石红,向记者说起之前的事,有些不好意思:前年,医院购置了这套价值100多万元的新设备,原以为可以派上大用场,结果原本半小时左右就能完成的手术,他们花了6个多小时,设备后来只能暂时停用了。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妇产科援疆医生金美媛的到来,破解了这一尴尬局面。去年上半年,她担任阿克苏地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后,积极成立了“传帮带”工作室,并从浙江购置腹腔镜模拟箱和显示屏,通过手术演示、模拟培训等方式,让石红等3名徒弟熟练掌握了微创手术等技术,并成长为医院的骨干。在金美媛的建议下,医院还成立了地区首个家庭化产房和宫腔镜门诊,既提升了医院的专业水平,又填补了当地的技术空白。

  目前,省、市援疆指挥部全面开展援疆人才“帮带提升”计划。我省已在当地援建26个援疆人才传帮带工作室,370多名援疆人才与当地622名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帮带关系,帮助当地在教育、卫生等领域新建学科10个,填补地区、县市医疗技术空白40余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项目100余项,一大批当地专技人才脱颖而出。

标签: 援疆 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