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中国家训的历史血脉
2015年05月25日 16:38:03 来源: 浙江在线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人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训等,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如果行诸文字,更是被许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拿来作为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中国家训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博、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所不具备的。

  流传至今的家训都属于名人家训,均为历代的优秀之作。从中国家训的历史血脉上看,其核心是围绕着治家教子、修身做人展开,其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因此家训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家训堪称是先人留下的为人处世宝典。

  今天,我们已经处在现代社会,我们对中国家训的认知到底有多少呢?中国家训又给了我们哪些人文营养呢?我们今天还需要家训吗?这不仅是一个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对国人品德、性格和精神的培养与塑造问题。对这些问题,元芳你怎么看?

  中国人的家教教科书

  家训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存在。

  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如果一个人夸奖另一个人,说他家教好,那可是一种很高的评价,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中国人爱家重家,尤其珍爱自家的名誉,而家教正是这种名誉的生动体现。一个人的教育与熏陶,大体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甚或家族。每一种教育与熏陶都有教科书,家训就是中国人的家教教科书。

  中国家训历史的简略考察

  或许我们平常没有特别在意,说起家训似乎略略感到有些陌生。其实,稍稍梳理一下历朝历代的家训,我们却发现,很多家训原来似曾相识甚或那样熟悉。而且透过这些家训,我们还能清晰地看到中国家训兴衰沉浮的历史脉络。

  先秦时期,是中国家训的“起始期”。周公首开中国家训先河,他的《诫伯禽书》就是先秦家训的代表作之一。我们熟知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话,赞的是周公勤勉谦恭、求贤若渴的品格,说的却是周公训诫其子伯禽的事。成王要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时特意强调:“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是周成王之叔,因成王年少即位,他尽心尽力辅政成王,礼遇天下贤能,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周公以自己“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亲身实践,告诫儿子怎样去选贤任能、治国理政,可谓语重心长。

  秦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家训的“发展期”。秦汉以后,大量有关家训的文本文献开始出现,通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完善,家训中的许多基本概念逐步形成,传统家训开始形成体系。这一时期,许多家训名篇及其演绎的家训故事传为美谈。西汉太史令司马谈的家训《命子迁》成就了其子司马迁的历史巨著《史记》,于是便有了“没有《命子迁》,就没有《史记》”的说法;三国蜀相诸葛亮既有《诫子书》,又有《诫外甥书》,于是这位“智慧化身”的“双诫”也被人们视作他的“家训智慧”;南北朝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传统家训的集大成者,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广为征引,反复刊刻,有人赞叹“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虽然把《颜氏家训》看作是“家训之祖”显然有失准确,但《颜氏家训》的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标志着中国传统家训真正走向了成熟。今天我们时常看到听到的诸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与瞑目而无见者也。”等等这些名言警句,都出自《颜氏家训》,可见其影响之大之深之远。

  隋唐和宋元时期,是中国家训的“繁荣期”。这一时期,家训在进一步成熟的过程中走向繁荣。韦世康家训、唐太宗的《帝范》与《诫皇族》、欧阳修的《诲学说》与《与十二侄》、包拯家训、朱熹的《家训》、袁采的《袁氏世范》等,百花齐放,各有特色,蔚成了中国家训的壮观景象。在这些家训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当属包拯家训和《袁氏世范》。北宋时的包拯有“包公”“包青天”之美誉,以刚直不阿、执法如山著称于世,他的家训只有37字,却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并让其子包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其人其训,跃然碑上,让人肃然起敬。南宋时的袁采,虽只是个小县令,但他同样以廉明刚直著称于世,而且很重视教化一方。他撰写的《袁氏世范》是中国家训史上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一部家训著作,被称为“亚训”,传世之后,很快便成为私塾学校的训蒙课本。历代士大夫都十分推崇该书,将它奉为至宝。

  明清时期,是中国家训的“鼎盛期”。明清两代撰写家训的风气更浓盛,家训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以往,内容也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领域更为扩大。既有一般的家训,也有专门训诫商贾的家训;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等等。中国家训的发展历史由此达到顶峰。这一时期的家训代表作有庞尚鹏的《庞氏家训》、袁黄的《训子言》、姚舜牧的《药言》、杨继盛的《杨忠愍公集》、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李毓秀的《弟子规》等。这其中的《朱子家训》和《弟子规》,堪称明清家训的扛鼎之作。明末清初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用一生教授乡里的实践撰成《朱子家训》,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而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的《弟子规》虽只有360句、1080个字,却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近现代时期,是中国家训的“衰落期”。所谓“盛极而衰”的规律,同样在家训发展史上得到应验。清代后期开始,家训开始走向衰落,不过在衰落的过程中也有几许亮光。譬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一批能够“睁眼看世界”的人,在对家人子弟的教育指导上,在传统家训中也掺进了一点点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现代因素,但终究因时代所限没能形成大气候。现代以来,家族传统观念逐渐被看成是一种思想和道德桎梏,加上受西方思想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家训文化的影响力已逐渐减弱。

  当代中国,是家训文化的“淡化期”。虽然家训仍然广泛存在,普通老百姓没有一天不对自己的子弟训诫的,大到遵纪守法,小到让座洗手,几乎无所不包;一些官员特别是一些高官,偶尔也会将家训放大,弄几个与家人的“约法几章”,定几条规范亲友的“不准不能”。但实质上,这些所谓的家训不过是社会公德、社会共识和法律法规、政策政令等等的重复与具体化,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附会与附庸而已,大多数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大家并没有太把它当回事。尽管当今许多地方的族谱家谱修得很热闹,家训似乎也有“回潮”迹象,但是,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现代人,要想家训再现昔日辉煌,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家训文化淡化,是历史、时代与社会发展使然,我们大可不必叹息。

  中国家训给了我们哪些“训”

  中国家训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比较有名的家训大多是帝王将相、仕宦之家和士大夫的各种作品,至于更多的平民家训,有的可以从各种族谱家谱中找到,绝大多数只能在家庭家族内部口口相传了。但不管是哪类人、哪种形式的家训,都可以找到许多共同的内容。

  总起来说,中国家训给我们的训诫内容是“一条主线”和“三大主题”。

  “一条主线”就是“尊儒”。孔子和孟子两位“圣人”完备地创立了儒家学说,其核心思想,就是强调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这种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的理想社会,而要建立这种理想社会,每个人必须要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思想、学识和道德修养。儒学倡导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非常符合历朝历代统治者的“胃口”。所以,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始终是儒学;毫无疑问,中国家训的思想主体也只能始终是“尊儒”。孔子就把开中国家训先河的周公尊为儒学奠基人,时时不忘把他当“圣人”来崇拜。在我们今天见到的所有家训中,他们谆谆告诫子孙的,几乎全都是儒家的人生理想、生活信条、处世哲学、审美情趣和为学方法等等,一条贯穿其中的“尊儒”主线异常鲜明。且不说那些为维护既得利益的帝王将相、仕宦之家和士大夫的家训,字里行间处处都能看到儒家的思想轨迹,即便是“叛逆”“高傲”如“竹林七贤”之一嵇康这样的思想家、文学家,到最后也不得不向儒道低头,在遗训中告诫儿子:“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准行,自当。”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嵇康对于自己的不满,还可以看出嵇康骨子里其实是信奉儒教的。因此,中国家训从一开始就一直沿着儒学的“路线图”前行,从来没有“脱轨”。

  中国家训的“三大主题”,包括“齐家治国之道”“为人处世之道”“读书治学之道”。

  “齐家治国之道”,主要指的是“齐家治国”的理想。中国家训中,讲“齐家治国”人生理想与信念的随处可见,其中的帝王家训是一个亮点。周公辅政时教导侄子成王说:“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后来,这句家训成为诸多帝王教育后代的名训。因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一个特点,就是每次新朝建立时,开国之君都重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以家训教导子孙励精图治、不要贪图奢华生活,以免重蹈覆辙。自周至清,汉高祖刘邦的《手敕太子文》、汉武帝刘彻“尝而后知其甘苦”的家训、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与《诫皇属》、宋太祖赵匡胤“仁慈待人”的家训、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太祖宝训》、清圣祖康熙的《庭训格言》与《圣谕十六条》、清世宗雍正的《圣谕广训》、清高宗乾隆“以德遗后者昌,以奢遗后者亡”的家训……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踏下坚实脚印的帝王,都用家训要求和鼓励他们的后代致力于“奉公勤政,报国恤民”,正是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辉的家训,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和社会精英,也让他们实现了“齐家治国”的理想。

  “为人处世之道”,主要指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中国家训中,讲如何“为人处世”的比比皆是,其中讲得最多的是“孝道”“勤俭”“谦恭”和“助人”等。明学者姚舜牧在《药言》中说:“圣贤开口便说孝悌,孝悌是人之本,不孝不悌便不成人了。”蜀相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朱子家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理学家张履祥在《训子语》中说:“子孙以忠厚谨慎为先,切戒捐薄。”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的郑氏家族在《郑氏规范》中屡屡训示子孙要体恤孤寡贫穷,好善乐施,譬如借粮给穷苦乡亲不得收息,经常修桥补路“以利行客”,炎夏时节在大路旁设茶水站“以济渴者”等等。《颜氏家训》一开篇就概括性地阐述了著立家训的目的:“吾家风教,其基本内容无外乎要家人清白做人,自立自重,忠君爱国,宽柔慈厚。”《弟子规》在总叙中则具体列述了弟子“为人处世”与学习上的守则规范:“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读书治学之道”,主要指的是“读书治学”的方法。中国家训中,讲“读书治学”方法的随手可拈,其中“德才兼修”的方法最值得称道。这种方法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训诫子弟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子弟入仕,而在更大程度上是通过训诫子弟读书教导子弟做人的道理,“修身”第一,“仕进”第二。教育家孔子对儿子孔鲤的家教就是这样,他教导儿子不仅要学“诗”,更要学“礼”,因为“不学诗无以言”,而“不学礼无以立”。孟子母亲更是用“买肉啖子”“孟母三迁”“断机教子”这一套“组合拳”的“身教”家训,教出了一个“亚圣”。这个特点一直在历代家训中得到传承,明末清初理学家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说:“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另一个特点是把训诫子弟读书与立志联系起来,与“齐家治国”和“为人处世”融为一体。西汉文学家孔臧在《诫子书》中说:“人之进退,惟问其志。”明著作家郑晓在《训子语》中告诫儿子:“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学非记诵云尔,当究事所以然,融于心目,如身亲履之。南阳一出即相,淮阴一出即将,果盖世雄才,皆是平时所学,志士读书当如此。不然,世之能读书能文章不善做官做人者最多也。”

  今天我们还需要家训吗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有人提出,随着现代家庭模式的改变,像以往那样关在一个院门里的大家庭已不多见,家训究竟还有多少现实教育意义?今天我们还需要家训吗?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今天的中国,虽然已经演进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但如果要问我们还需不需要家训,答案肯定是肯定的。实质上,需要提出和回答的问题应该是: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训?

  中国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具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毛泽东为我们开出的良方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

  中国家训是中国人教诲子孙的教育读本。那些流传下来的家训名作,包含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中国人固有的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勤俭持家、努力学习、团结友爱、崇尚自然等等的可贵的品德与精神。我们回顾、认识、了解、吸取传统家训中积极的人生价值和文化精华,对于我们今天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弘扬良好道德风尚,对于我们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和推进现代文明社会建设,对于我们培养家庭美德和培育和谐家庭,都会起到基础性和普及性的作用。

  诚然,传统家训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文化土壤中发育长成的,受历史与时代的局限,毫无疑问也包含着许多文化糟粕,愚昧的忠君思想、森严的等级观念、冷酷的世袭制家长制制度、无原则的中庸之道、逃避是非的明哲保身、功利的读书观以及许多虚无、唯心的迷信论、鬼神论、宿命论等等,都是与现代价值观相背离的糟粕,都是必须抛弃和去除的。

  因此,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家训中的优秀成分,做到古为今用并与时俱进地加以创新,从而让中国家训文化走进新境界,是我们今天应该要努力践行的。

  一方面,我们要学会在优秀的传统家训文化中陶醉。家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摇篮,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凭借。所以,不论我们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多么先进的状态,人总不可能离开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上,更不可能离开父母的呵护而独自长大。儒家的理路是,父母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身体的赐予之恩,更有人生的养育之恩,三年不免于父母之怀,这是天大的恩情。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父母有深厚的感恩之心。况且中国的传统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绝大多数都是极端无私、彻底奉献型的。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就要为子女的幸福生活奉献到底。这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少见的一种人文景象。按照这样的理路,我们可以知道,中国传统家训代表了千千万万的祖先和长辈对子子孙孙殷切的希望和深沉的爱。当社会正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家庭关系也正在急剧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也许正在发生着很多微妙变化的时候,我们蓦然回首,仿佛看到了许许多多先人正在那儿谆谆教导子弟,那种庄严那种安静那种温暖,或许会让现代的我们生出许多感慨许多感动许多力量。

  另一方面,我们要尝试在传统家训的基础上创造一点新家训。今天,对于各个年龄的孩童,学校已成为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各种教材数不胜数,许多人认为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再花时间花心思为我们的孩童写一些“家训”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中国历史上许多影响深远的家训总是与历史深远的家庭家族联系在一起的。每一篇家训,几乎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一首家教史诗。今天的学校教育,大多还是知识与技能教育,素质教育要做得很完善也很困难。但有知识有技能不一定就有修养,文化高不一定情性好,而情性教育往往是得益于家庭日积月累的熏陶。因此,现代社会的家庭仍不失为基本的家教场所,所以在传承优秀传统家训的基础上,结合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况,尝试创造一些独具特色的家训,对于促进现代家教,对于陶冶子弟性情,对于全面培养后代,该是一件多么富有意义富有情趣富有诗意的事情啊!

  中国家训的道德价值本源来自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学。习近平在孔子的故乡曲阜说:“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习主席说得好呀!中国家训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家训的道德血脉一直在汩汩流淌,它曾经为中国传统道德建设做出过巨大而独特的贡献,它的创新和发展,也一定会为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出新贡献。

标签: 家训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