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沈欣
浙江在线06月08日讯 又到一年考试季,随着中考、高考相继落下帷幕,考生和家长都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有的沉迷于各种招生信息,有的彻夜狂欢陷入“考后综合征”,有的则选择出境旅游,增长见识……为此,本期《警周刊》将多角度介绍防范知识及服务资讯,全方位护航您的“考试季”!
警惕招生诈骗陷阱
日前,有媒体报道了一起不法分子盗用武汉大学名义进行招生诈骗的案件,20多名90后学生交15万元就读“武汉大学”4年,毕业时竟发现自己没有学籍!不仅损失了大笔钱财,更重要的是白白浪费了4年宝贵时间!
如今,伴随着中考、高考,各种诈骗手段五花八门。考试前,会有骗子告诉你,能够提供试题及答案;考试后,会有骗子讲,能够帮你修改高考成绩,或者通过各种渠道帮你上大学……这些骗术虽然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分不够钱来凑”。
这些行骗伎俩并不算高明,却一再成功,就是因为不法分子瞅准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为他们送来一个又一个“馅饼”。很多家长难拒诱惑,待清醒时才发现“馅饼”早已变为“陷阱”。本期,小编整理了八种常见的招生诈骗方式,提醒各位考生及家长注意,以免上当受骗。
1.利用网络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向考生或家长发送“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的虚假信息,或在互联网上设立虚假招生网站,声称可以代办入学,让考生取得正规学籍、文凭,以此骗取钱财。其实有心的家长可以登录当地教育信息网或咨询教育部门,真假一问便知。
2.冒充高校招办人员。不法分子自称高校招生人员,携带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诱骗学生及家长填报志愿。在取得家长的信任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暗示考生及家长慷慨出手。
3.混淆文凭教育形式。不法分子刻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考生钱财。考生入学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而此时,不法分子早已逃之夭夭。
4.特殊关系诈骗。不法分子谎称是高校或省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称有办法让“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暗示考生家长向其送钱送物,实施诈骗。
5.谎称“内部指标”诱骗。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离。
6.军校招收地方生诈骗。不法分子谎称军校有地方指标,可以成为部队学员,欺骗考生家长。有的犯罪团伙甚至伪造印章和部队证件,办假军校,从中牟利。须知军校和其他高校一样,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会收取考生任何费用。
7.“自主招生”和“定向招生”诈骗。不法分子将自主招生混淆为自由招生,向家长承诺只要肯花钱就可以搞到自主招生的指标。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
8.打着本科“补录”旗号行骗。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其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点,打着本科补录旗号行骗。教育部规定,常规录取结束后,高校本科层次招生一律不补录。
民警提醒:面对各类招生信息,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慎识别、多考察。一是通过国家正规途径参加招生考试;二是通过正规途径查询学校招生简章;三是缴费一定要到财务部门并索取收据;四是如果遇到招生诈骗,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报警并搜集好相关证据。
谨防考后综合征
紧张的考试结束后,面对突然闲下来的生活,有的考生还沉浸在对考试成绩的担心中,有的考生则如释重负,彻底放松下来,甚至滑入“放纵”的境地。不论是“放不下”还是“放纵”,走向极端就会出现“考后综合征”。为此,小编专门从安全角度,提醒考生谨防考后综合征。
1.娱乐场所去不得。考试过后,从紧张的题海中解脱出来,不少考生会去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放松一下”,稍不自制,就有可能从“放松”滑向“放纵”。曾有媒体报道,杭州一学生高考过后连续数天疯狂上网,最终导致失明!因此,民警提醒,考生放松要有节制,要在家长可控的范围内,尽量不去或少去网吧、KTV等地,更不能去酒吧、迪厅等娱乐场所。
2.同学聚会要适当。高考过后,同学们即将各自分离,自然免不了聚餐畅谈,一抒三年同窗之情。然而,一些学生却将温馨的聚餐变成了发泄式的“豪饮”,毫不节制,酒精在侵害青少年身体的同时,也埋下了各种安全隐患。去年6月,高考结束后,安徽怀远一考生参加同学聚餐时喝啤酒猝死,酿成悲剧!因此,民警提醒,考生聚餐要适当,不要太频繁,并尽量不饮酒或少饮酒。会开车的同学,更是要注意,“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3.户外活动要当心。近年来,户外活动成为青年人的一项重要的休闲方式,“驴友”更被贴上时尚与潇洒的标签。受此影响,高考结束后,一些考生不顾经验不足、设备不全、身体素质差等因素,纷纷成了“驴友”。他们背着背包,带着帐篷睡袋,穿越、宿营、骑行,心中只有激情和荣耀,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安全问题。殊不知,每年“驴友”失踪、坠崖的事件早已屡见不鲜。因此,民警提醒考生,“驴友”很酷,但安全更重要,户外运动不是用生命去冒险。
学生出境游注意事项
随着中、高考相继结束,选择暑期出境旅游的学生旅客骤增。为此,小编准备了几条温馨小贴士,方便大家暑期顺畅通关。
一、尽早申领签证。根据经验,在七月上中旬和八月中下旬,学生出境游将达到两个最高峰,因此,建议大家尽量避开高峰,及早申领签证,最好预留一个月的办证时间。此外,年满16周岁的年轻人需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等相关证件,亲自前往办理。
二、提前网上预约。为省去排队等候时间,大家可以先在“网上公安局”进行预约办证,根据预约时间,前往出入境大厅办理。此外,还可关注“宁波公安”公众微信号等网络平台,随时查看办证进度,及时调整出行时间。
三、选择正规旅行社。如今,各种旅行社良莠不齐,建议学生选择正规的具有相关资质的旅行社,以免上当受骗或发生不必要的民事纠纷。
四、不带违禁物品。学生出境游时不要携带违规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打火机、超过100毫升的液体化妆品是不允许带上飞机的,出行前要仔细检查行李,切勿因小失大,耽误了行程。 (东南商报 苏文清 胡丽娜 李鑫文 张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