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绿水青山带笑颜——瓯海区创建省级生态区纪实
2015年06月24日 08:11:21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黄松光
会昌河公园。郑红平

   浙江在线06月24日讯  “浙江省十大最具发展潜力新城”、“浙江省‘五水共治’优秀区”、“浙江省生态区”、“浙江省卫生强区”、“浙江省文化先进区”……这一张张自然和人文的“金名片”,凝聚了瓯海区创建省级生态区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的艰辛付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才是瓯海区最优资源。多年来,瓯海区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统筹协调、合理布局、特色突出”的原则,尊重生态规律,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空间差别化管控秩序,形成开发和保护合理有序的空间格局;统筹安排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将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行政审批改革等内容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全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瓯海生态文明新景象,绘就了一幅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

  聚力创建打造生态美丽瓯海

  为建设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新区,2003年瓯海区提出了建设“生态瓯海”的战略目标,从此全民创建的大幕拉开。

  创建首先健全四项机制。该区完善三级联创机制,区委、区政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区生态办并配备专职人员,牵头协调推进全区创建工作;各镇街、相关部门成立创建机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机制,努力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该区通过纳入攻坚项目考评机制,将创建工作列入全区“勇当先锋、挑战极限”大行动极限项目之一,并将其作为全区性重点工作列入对部门、镇街的考评指标体系。该区还健全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建立创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机制,强化领导督查机制,建立创建工作领导督查日制度,由区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带领有关部门,深入各镇街现场督查落实。

  创建实施了五大工程。该区逐步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仅2013年就投入10.98亿元。地下管网排查工程,对规划区范围内重点治理区域的排水管网现状开展针对性调查,并委托专业机构编制《瓯海区污水管网、供水管网、雨水管网十二五建设规划》,科学指导全区地下管网建设。截污纳管工程,共投资1.626亿元,实施截污纳管工程的片区共22个,建成污水管网34.31公里,其中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污水管网21.02公里,截污纳管建设工程污水管网13.29公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在保证瞿溪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又建成仙岩、泽雅两座污水处理厂。市政环卫系统建设工程,已建有垃圾中转站21座,各镇街垃圾车、清洗车配备齐全,建伟明垃圾焚烧厂负责全区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建西向生态填埋场。生态平台建设工程,推行绿色出行,建成沿河绿道38.8公里,城市自行车绿道20公里,实现公共自行车全覆盖。

  创建重点是强化三大整治。开展重污染行业整治,对瓯海区内32个企业进行限期整改,顺利通过温州市政府的整治验收;泽雅机械造纸污染整治工作完成了270多家整治任务,拆除腌塘1300多个、违章建筑3万多平方米,减少COD排放量82吨,基本消除了机械造纸污染环境问题;五大重污染行业整治方面,启动制革、印染、化工、合成革、造纸五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前完成整治任务,率先通过温州市级验收。开展清洁空气行动,加强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烟尘控制区”创建,并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加强餐饮业大气污染防治,该区持有排污许可证的餐饮企业,均已完成油烟在线智能监控设施建设工作;加强工业VOCs排放控制,积极推进制鞋行业有机废气治理试点,开展重点企业有机废气治理工作。开展黑臭河垃圾河污染整治,47条挂牌督办河道共清运各类垃圾近30万吨,清理淤泥近53万立方米,拆除违章62万多平方米,美化绿化4万多平方米。

  创建过程中开展了“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三大行动。该区制定综合考核办法,开展针对村庄、小区、道路、河道、店招、街景立面等的“五最脏”、“五最美”评选。近两年来,共拆除违法建筑230万平方米,拆除违法无序广告设施2.8万平方米,清理垃圾、废弃物14万吨,建设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完成坟墓生态化改造4780座,修建生态墓园21座。通过开展“绿满瓯海”行动,积极推进城市公园、山地公园、滨水公园和小游园建设,建城区现有绿地面积达1498.43公顷,辖区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5.2平方米,辖区绿地率27.15%,绿化覆盖率32.15%;创建市级以上森林村庄(绿化示范村)111个,占全区所有行政村的44%。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村庄整治以道路硬化、污水处理、卫生改厕、垃圾处理和村庄绿化“五大整治”项目为主,完成省级整治村151个。

  创建还健全了四大监管体系。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28家市控以上企业已全部安装在线监控,通过系统的预警和监控作用,规范各类企业的排污行为。创新环境日常监管模式,在温州市率先实行环境监察“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将瓯海分为7个三级网格和51个四级网格,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区、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环境监管网络。推行移动执法,组建27个夜间巡查组,实行24小时无缝隙环境监察,随机对该区范围内个别排污单位开展现场突击检查,同时完成每日更新的夜间巡查任务。加强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瓯海环境监测站率温州三个区之先完成监测站机构和资质等方面建设,负责开展对辖区6个市控以上地表水、13个镇(街道)交接断面、43条黑臭河道、“四边三化”开展一月一测,为生态环保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亮点纷呈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瓯海的山水、城乡间,改变每天在发生,并积聚成惊人的成就。

  牛山,曾经是温州最脏、最乱、最不安全的地方。当地聚集了密密麻麻的各类“低小散”企业,乱搭乱建的违建屋棚遍地都是。2012年开始,牛山迎来了改头换面的4个“100天”:100天,完成1570户民房、146家企业的征迁协议签订工作;100天,完成74万平方米旧房拆除;100天,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处理;100天,在废墟之上建成牛山公园一期工程……这四个“100天”的克难攻坚,有赖于让人津津乐道的“牛山精神”。如今的牛山风貌迥异,生态河道蜿蜒而下,流水淙淙清澈见底,小桥廊道风韵独特,绿树繁花生机勃勃。牛山山脚滨水景观带,设有横峰桥、星河湾、夕照亭、革命纪念广场等多处景点,每到周末,游人如织。生态河道沿线,有游船码头、亲水平台、沿河绿化带,让人流连忘返。公园西入口的广场上,黑瓦白墙和景观树木错落有致,让人看着赏心悦目。

  泽雅,被称为千年“纸山”,是我国少数最后保留着古法造纸技艺的地方。十几年前,随着机械造纸取代了手工造纸,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总长5.72公里的龙溪被戏称为“黄河”,溪水中经常黄色、红色、白色交融,像打翻了的调色板。2013年,瓯海区政府派出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入驻当地,历经半年整治,取缔270多家造纸加工户,拆除腌塘1300多个、违章建筑3万多平方米,消除机械造纸污染环境问题。启动生态修复工程一年后,河流各项生态指标大幅好转,水体和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现了山青、风清、水绿、鱼游风貌,使“纸山文化”不再背负污染骂名。

  电镀是轻工业重要的配套产业,与打火机、眼镜、制鞋、水暖、汽摩配等行业相伴而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然而,电镀业又是一个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多年来存在规模小、分布散、业主环保意识差的问题,导致传统电镀企业工艺落后、技术低下、管理混乱,最终造成监管难、污染重的尴尬局面。瓯海区近年来将电镀行业整治提升列入创建重要议事日程后,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要求,推进电镀园区建设。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108家电镀企业整合优化为32家进入园区,环境污染问题有效解决,瓯海电镀园区已被列为省、市电镀行业整治示范点。

  温州市西向排洪工程,跨越瓯海和鹿城,其中瓯海境内由仙门湖、梅屿排洪大河、梅屿控制闸、梅屿隧洞等工程及其他交叉建(构)筑物等组成。这是一个分流市区西片洪水直排瓯江,减轻三溪片区河道行洪压力,减少市区洪涝灾害损失的关键性工程。瓯海区投入4.56亿元,通过边治理、边建设,建成全长6272.6米、宽65米的排洪河道,并利用河道两岸各30米红线范围建绿地,开辟成西排附属工程——仙河亲水休闲公园,展开一幅绿意盎然的“亲水画卷”。防洪体系、自然生态和滨水休闲空间获得有机结合,成为温州市区西部最靓丽的一道生态风景线。

  彰显成效提升公众环境满意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瓯海区围绕创建,持续多年实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城镇、美丽乡村、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森林瓯海、防灾减灾、绿色创建等十大专项行动。尤其是对照创建26大项157小项指标,该区确定221个重点工程,全面加大工作力度,在环保中取得了根本的改变。

  从2011年至2014年,瓯海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逐年递增,环境保护投资指数超1.7%并逐年增长,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实现逐年下降,创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共生。

  通过创建,该区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显著提升,塘河水质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高锰酸盐指数(3.28mg/L)、总磷(0.276mg/L)、氨氮(2.89mg/L)等重要的水体检测指标,均出现连年回落的好趋势;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14年将军桥站位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83.5%,优良率比上年提高了21.3个百分点;区域噪声值要求为≤60dB,该区域由56.6分贝降低到54.4分贝;交通噪声值要求为≤70dB,该区域由70.8分贝降低到68.0分贝。

  该区的环境建设得以有序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求为≥35%,现经过逐年提升已达到39.6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89%提升至95%。城区范围全面实施截污纳管,污水统一收集处理。已形成“户集、村收、镇街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通过创建,瓯海环境管理得到加强。该区强化高压执法态势,仅2014年就组织出动执法人员12696人次,开展节假日和夜间突击检查125次。检查5276家企业,环境风险源排查175家,责令整改企业613家,立案查处337家,处罚金额747万,取缔非法窝点146家,关闭企业350家,移送公安刑事拘留57人,直接取保候审51人,起诉69人,判决46人。先后组织开展了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大排查、全省环境安全大排查、变色河专项整治、瓯海绿箭系列、中高考绿色护考等14个专项行动,有效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行为。一年中,拆除违法建筑物、拆除违法无序广告设施、清理垃圾和废弃物、绿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其中光清洗建筑立面和“城市家具”就达到12.66万平方米。在温州市级“四边三化”考核中,瓯海累积排名温州三区第一。2013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该区位列温州“三区两市”之首。

  十年磨一剑,终有功成时。而今,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的的生态家园,正逐步展现在瓯海人面前,低碳生活已在瓯海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已成为瓯海人共同的理念。“生态宜居、美丽瓯海”的绿色画卷,正在逐渐绽放出动人光芒。

标签: 瓯海 责任编辑: 陆海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