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在线时评 正文
幼小心灵更需法治守护
2015年07月22日 07:06:37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朱玲

  炎炎夏日模式全面开启。每逢暑假,总绕不开这两个话题:儿童安全与暑期补课。

  近日,宁波一位粗心的爸爸,将女儿忘在车里半个多小时,幸好热心的快递员和保安注意到,打电话报警,最终砸窗救出小孩,没有酿成悲剧。但是,早前几起事件就没这么幸运了。6月27日,湖南湘潭一名小男孩被父母遗忘在后座,被锁6小时,因高温缺氧窒息死亡;7月12日,山东沂水县一名女童被幼儿园园长遗忘在车内近10小时,发现时已经死亡。

  重要的事说3遍: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据报道,从2006年到2015年,我国至少发生20起儿童被忘在车内的事件,共造成15人死亡。有人曾总结了“儿童暑期十大安全隐患”,滞留车内就是其一,其他还包括溺水、拐卖诱骗、交通事故等。可谓养娃有风险,看管需谨慎。其实孩子出了意外,最心疼的当属父母,一时疏忽大意,结果后悔终生。但真的只是马虎吗,还是保护孩子的安全常识不够、安全意识不强?

  再来看暑期补课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武汉9岁男孩暑假每天6个培训班,四处“赶场”,结果压力太大导致突发耳聋;沈阳5岁女孩一天要上四五个兴趣班,嚷着要打110:“我要让警察叔叔把妈妈带走,我不想学围棋!”亲,别笑,这样的报警未来说不定真的可以有。

  将孩子遗忘在车内与将孩子塞进各种辅导班,看似不相干的两个问题,都指向一点:对儿童权益的正视与保护。孩子虽然幼小,但也依法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受教育权、参与权等权利,并且正因他们年幼,无力自我保护,更需家庭、学校与社会担起保护的责任。这里的“保护”,不只包括生命安全,更包括意志自由。

  我们对待孩子的爱,多的是宠爱、溺爱,却往往少了尊重、理解。最常见,一些虎妈、狼爸、严师轻易拿起体罚之武器,美其名曰“教育”。更有甚者,一如南京“虐童案”中的养母,发展到涉嫌故意伤害的严重地步。此外,尽管《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明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学校应当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但在现实中,又有多少孩子们的休闲时间与假期被变相剥夺?

  说到这里,可能有父母觉得很委屈:“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啊!”曾经,一部电影《刮痧》,清晰描绘出中西方文化,尤其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上的认知差异。事实上,在美国,法律规定不得让不满12岁的儿童脱离监护独处,否则将可能被剥夺监护权;瑞典出台《反体罚法》,是首个立法禁止体罚儿童的国家;澳大利亚全面贯彻儿童利益最大化,《家庭法》以“父母责任”的概念取代“监护权”,更加强调了父母对子女负有的义务;日本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有很多种,《教育基本法》、《儿童福利法》、《日本少年法》以及《学校营养午餐法》等,涵盖了未成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专门开设家庭法院处理儿童案件。由此,再对比我们现有的青少年保护相关法律,需要填补的空白还有很多。

  传统教育观念的进化,需要法治走在前面,补齐短板,进一步明确监护人的义务与责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安全伞。据报道,儿童乘车安全法规立法已经提上议程,目前正处于公安部内部讨论阶段。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正视现代社会中,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会普遍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在法律法规的层面去探寻解决方法,约束各方行为,最大程度规避风险,进而推动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意识的强化。

  就在本月初,省教育厅宣布,将用3年时间专项整治有偿补课,对于违反者会予以通报批评、追究学校领导责任等处罚,严重者校长将被免职,相关教师将被解聘开除。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大好消息。号令已吹响,整治效果将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我来打酱油

  @fkmyou:这边厢,孩子被随意遗忘在车内;那边厢,孩子被开辟“第三学期”,请问,这到底是爱还是害?是的,世上没有不疼子女的父母,可惜,有时候他们的力量用错了方向,反而造成新的伤害,值得吗?法治,固然能改变这个局面,只是太冰冷,没有足够的温度、温情、温暖,它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昂ist:在一些国家,儿童如果被“忘记”,家长会涉嫌“疏忽照顾罪”。在中国,父母则往往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产,孩子作为“国家人”、“社会人”的身份未获重视。但其实,孩子不应只属于父母。因忽略照顾子女或侵犯子女权益时,法律必须强势介入,这条路径也许冷峻,但它也是社会理性养成之路上必经的磨砺。

  @薛智之0616: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组织,都要关注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特别要引导孩子在迷路、走失、独自玩耍、被遗忘时的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远比那些“补课”要重要得多。

  @Yhome风景:说到底,还是家长的安全意识不够。唯有用法治来提高家长的意识,约束家长的粗心,警醒家长的责任,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孩子乘车“最后一分钟”的安全。若单靠呼吁,效果只能事倍功半,绝非最好的解决之道。

标签: 儿童安全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