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庭槐老人向大家介绍自己收集的图片背后的故事。
浙江在线08月04日讯 在龙湾区海滨街道宁村老年大学的三楼,一间100来平方米的房间内,130多件抗战宣传画板和物件,整齐陈列于此。没有豪华的室内装修,没有隆重的开馆仪式,昨天,记者来到展览馆,看着它静静地敞开大门,向前来参观的每一个人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这就是抗战老兵、95岁高龄的潘庭槐老人自己出资兴办的“草根抗战展览馆”。
中日战争、国共合作、八年抗战……这些宣传画板足足花了老人大半年时间:“还有一些没挂起来,放不下了。”展览馆内还陈列了一些老人存留下来的抗日物件,包括行军水壶、军大衣、徽章等。
“这张就是日寇在南京受降的照片。”潘老指着展馆内的一张图片说,1945年9月9日9时,受降仪式开始,时间很短,也就十几分钟。当时,中方代表坐在北面宽大的受降席上,日方则坐在南面窄小的投降席上,东西两边则坐着中外来宾和各国记者。冈村宁次和投降方代表低头离场时,就从潘庭槐身边走过,这一幕刚巧被一位在场的记者拍摄下来。2013年前,连潘老自己都不知道有这张照片,直到当地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在网上找到这张照片。虽然背对镜头,但潘庭槐一眼就认出了年轻时的自己。他说,日本受降时,包括自己在内的11名宪兵被挑选去现场,担任安保工作,而只有时任少尉排长的他,才能在场内走动。
潘老原本只是一介书生,1937年卢沟桥枪声响起后,他放弃在瓯海公学的学业,参加中央军校十七期的考试并考上,后因母亲去世失去了上军校的机会。此后潘老考进宪兵学校(15团)士官培训班第一期,毕业升任排长,先后驻任安徽绩溪、芜湖、江西南城、上海北站、浙江衢州等地宪兵分区队长,参加浙赣战役弋阳冲锋战及督战。
如今,儿女孝顺,子孙满堂,在享受天伦之乐时,老人萌生了创办抗战展览馆的想法,警醒大家勿忘历史,并以自己的行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由于宪兵的身份,“文革”期间他参军时留下的东西被抄家后所剩无几。于是,他到处走访,用自己省吃俭用的1万多元钱搜集整理与抗战历史有关的纪念物以及展览资料:“展览馆虽小,但代表了我的一颗爱国心。”潘老感慨道。
临走的时候,潘老掏出一本用旧挂历制作的登记簿,让记者登记。他说,现在不仅周边的村民,还有学校的教授、学生以及公务员等,都会来此参观学习。尽管已是95岁高龄,但潘老依然坚持每天来展览馆,亲自接待参观者并耐心讲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