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专题】“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作品展示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300多人的吸毒QQ群每人都要抽几口才能加入
余姚破获特大网络贩毒案,全部网上交易,物流发货,涉及全国10个省
2015年08月05日 07:29:06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记者 龚振岳 通讯员 刘凯 赖俊希

   浙江在线08月05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龚振岳 通讯员 刘凯 赖俊希)在别人眼里,二十多岁的余姚小伙子小张,是个“蛮有脑子和想法”的人。因为有想法,他竟然运用O2O交易模式,在网上贩起了毒。

  线上交易,专业支付平台完成支付,然后再通过线下的专业快递公司发货,小张本人几乎从不出面,却把“生意”做到了国内10个省16个地市。要不是底下的“小弟”有一次在寄快递时露了马脚,被警方盯上了,他的线上贩毒“生意”做得还要大。

  小张落网时,警方光现场缴获的病毒就有14.1公斤,涉案金额400多万元。这也成为余姚警方近年来侦破的涉案金额最高、当场缴获毒品数量最大的网络贩毒案件。

  昨天,余姚警方向钱江晚报记者通报了这起案件的详细情况。

  无人认领的神秘包裹

  今年2月16日中午,一名年轻男子来到余姚市陆埠镇一家快递网点,填写了两张快递单,留下两个包裹后,匆匆离去。

  可是,两张快递单目的地不同,却没有粘贴在对应的包裹上,接件员只好打开包裹查看。包裹里是两件不同款式的羊毛衫,而羊毛衫里面,还夹带着一小包“白色晶体”。

  接件员拿不准主意,又拨通了快递单上的联系电话。对方得知是快递公司时有些错愕,语焉不详,没说几句就挂了。再打过去,关机。

  对方的异常表现,愈发加重了接件员心中的疑云。他拿起手机拨打了110。

  余姚市公安局立即开展调查,最终证实,“白色晶体”确为冰毒。

  由此,一个浮沉于现实和网络之间的特大贩毒团伙开始进入警方的视线。

  通过吸毒视频验证才能加入的QQ群

  警方通过调集快递网点周围的监控视频,很快锁定了寄送包裹的“神秘人”,也就是本案的主犯之一小韩。

  小韩年纪轻轻却待业在家,除了偶尔外出寄送快递外,大部分时间都闷在屋里上网、打游戏。他还组建了一个名为“呼啦啦、噜啦啦”的QQ群。民警“化妆”后潜入该QQ群开展侦查,从中反馈的信息着实让人咋舌。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毒群”,专门吸引吸贩毒人员加入,而且入群时还必须通过吸毒视频验证方能通过。

  群内的300多号人不是毒贩子就是瘾君子,平时以“出肉”、“出牙签”等暗语进行毒品交易,达成意向后通过网络支付平台进行“货款支付”,而后将毒品藏于小音箱、热水器等小家电内,通过邮包寄递的方式进行远程贩卖。交易过程中,全程保持人钱分流、人货分离,专业化程度极高。

  警方敏锐地觉察到,这一个体量巨大、具有“互联网思维”的贩毒团伙。

  余姚市公安局专门抽调了禁毒、刑侦、网警等专业警种以及辖区派出所警力,对此案进行专案侦查。同时,该案件也被公安部列为目标案件,进行重点攻坚。

  互联网思维“武装”的毒贩

  团伙的组织脉络进一步明朗。小韩在团伙中还只是属于“小人物”,拥有稳定“货源”的小张,才是团伙真正的“当家人”。

  小张作为小韩的上线,本身就是山东威海一起网络贩毒案件的网上逃犯,拥有一个近10余人的老客户群,平均每月通过QQ、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向全国各地散货2 “条”(公斤)以上。不到30岁的他,已是一名“资深”毒犯。凭借狡黠的个性和多变的手法,在与警方的数次交锋中,他都曾“全身而退”。

  在警方的强力打压之下,毒品市场出现“断供”的现象,小张不得已从线上走到了现实世界中,带着下家李某到福建“买货”。正是这次“线下活动”,让小张暴露了。

  7月8日凌晨,警方在小张老丈人的厂房里找到了他。自从福建归来后,他一直在此地闭门不出,连送货、寄货也是让妹妹或“马仔”执行。

  之后的几天,转战全国10多个省的专案组捷报频传,相关涉案人员都被成功抓获。

  成员大多是85后,最小的仅17岁

  至此,“2.16”特大网络贩毒案成功告破,最终抓获贩毒犯罪嫌疑人14名,缴获冰毒14.1公斤、仿“六四”式手枪1支、子弹9发、作案轿车1辆和涉案银行卡8张,冻结涉毒资金10余万元,查控涉嫌参与毒品交易的QQ号码80余个、手机号码60余个以及银行账号55个。

  团伙主犯小张、小韩,以及参与犯罪的亲属、“马仔”主要为余姚本地人,基本为85后,而年龄最小的“上家”小林只有17岁。

  与传统涉毒违法犯罪主要采取钱货现场交易不同,本案中贩毒嫌疑人主要利用了网络社交软件的即时性、在线支付平台的便捷性以及快递物流行业的专业性等特点,将QQ、微信、支付宝等热门网络应用作为贩卖毒品的“秘密通道”,提升效率的同时,又将自己抽离于现场交易之外,大大减弱了操作风险,降低了犯罪成本。

  主犯小张、小韩等人家庭条件基本属于小康水平,多次参与贩毒主要还是因为好逸恶劳、哥们义气等心理作祟。在“毒圈”浸淫多年,多次、大批量购买毒品的他们,自觉已经无法回头,抱着“鱼死网破”心态,一条道走到黑。

标签: 贩毒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