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8月11日电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人富而仁义附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连续30年居全国省区首位的浙江省,顺应农民对文化的热切期盼,历届省委省政府十多年来自始至终坚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推动它在广袤田野上落地生根。
如今,在浙江的广大农村,文化礼堂成为精神家园,传统民居凝聚乡愁记忆,身边好人可亲可学,乡贤回归延续村庄文脉,家规家训涵育道德风尚,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从而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行动。
公共文化空间让群众身有所栖
“文体中心无偿提供戏曲室,大家越唱越开心,越唱越年轻。”长兴县泗安镇活跃着一批戏迷票友,而镇文化体育中心的戏曲室就是她们的大本营。村民刘爱珍说,钥匙她们也有一把,随时可以吹拉弹唱。
每当夜幕降临,或是节假日和周末,泗安镇文体中心各个活动室都满满当当:乒乓球室、书画室、戏曲室、棋类室、图书馆……镇党委书记徐卫勇说,这里已经是周边农村的公共文化空间,百姓的生活理念正从追求物质富裕到精神富有转变。
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家底殷实,但是在村党总支书记章顺龙看来,与一幢幢洋楼排屋相比,村里的文化礼堂更是全村的骄傲:“我们不出村就能看到IMAX电影,每次举办新人进门礼、进村礼和学童进学礼,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提供公共文化空间,让群众身有所栖,是浙江多年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3447座农村文化礼堂、1272座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9329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形成了覆盖全省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网。而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1万座文化礼堂,覆盖80%以上的农村人口。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说,过去乡村社会是以“近距离”为特征的,以个体化关系为依托的人际共同体,而市场经济已经极大地消解了这一共同体,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正为重建共同体提供公共空间。
文化反哺激发乡村内在活力
在德清县新安镇舍北村,孩子们和两位年轻的志愿者度过了难忘的暑假。浙江师范大学的大一学生吴小琪、何婷在当地开展社会实践,同时也是“春泥计划”的志愿者。
从2008年开始,浙江省实施了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春泥计划”,整合社会资源,利用校外时间,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到2014年底,“春泥计划”已经覆盖81.7%的行政村,惠及农村未成年人377万人。
志愿者服务是浙江“文化反哺”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为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尽快缩小城乡间的文化差距,浙江正通过多种渠道将优势资源向农村倾斜,激发乡村文化的内生活力:
——“送文化”。全省年均送戏下乡2万场次、送书200万册次、送电影30万场次、送讲座展览4千余场次;
——“结对子”。从2005年开始,全省启动了万个文明单位与万个行政村间的“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至今已经经历了4轮结对,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
——“种文化”。“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于2008年启动,累计培训基层文化干部、业余文艺骨干、村级文化管理员近600万人次。
在长兴,去年全县89名文艺家每人对口1座文化礼堂,共创作800多件村歌、楹联、书法、摄影、美术等文化作品,开展“种文化活动”150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庆忠说,文化要扎根在基层,开花在基层,让老百姓真正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享受到实惠和乐趣。
延续文脉让百姓心有所寄
浙江历史上人文荟萃,延续传统文脉使之古为今用,是浙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探索。
近年来,浙江深入开展“浙江百姓重家风”活动,已吸引400余万户家庭参与,100万余户家庭立训立规,以好家风促进好政风、好民风。
在长兴县泗安镇上泗安村,家家户户都在墙上悬挂张贴着家规家训。胡连生老人指着墙上的家训说:“我和子女说,爸爸没什么文化,你们依着老祖宗的规矩,去做好人。”
乡贤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绍兴市上虞区历史上曾涌现出谢安、竺可桢、谢晋等诸多乡贤,当地2011年成立了全国首个区域性民间乡贤研究会,通过乡贤精神大讨论,凝结提炼出“崇孝守信、务实创新”的新时期上虞精神。
与传统意义上乡贤“非富即贵”的色彩不同,草根好人同样是当地的新乡贤。德清县双一村朱氏祠堂里就设立了一排展板,讲述了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人称“竹乡红旗”的老支书朱岳年的生前事迹。现任村支书朱学星说:“我们现任的村干部要接好老支书的班。”
2012年,德清县推出了大型乡土现代越剧《德清嫂》,如今它已在省内外巡演160余场,观众逾10万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林华说,作品大量取材“德清好人”的真实事迹,且由草根演员演出,从而更好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