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专题】“我的美好家园”微征集大赛作品展示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八旬画家夫妇的抗战故事
肖峰:战地黄花满征程
2015年08月17日 05:51:33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 刘慧

油画 《小八路》

   浙江在线08月17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刘慧)久久地,著名油画家肖峰和观众们伫立在浙江美术馆。在这里,“血肉长城——浙江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连日来吸引着众人目光,参展画家肖峰因其见证了抗日烽火而尤为与众不同。

  “这幅《乘胜前进》是应中国军事博物馆委托而作,它表现了抗日根据地军民争城夺地的喜悦。”肖峰告诉结队前来观展的浙江理工大学的学生们,为创作此画他曾多次赴太行山和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生活在一起。

  肖峰回忆起自己的创作历程。“记得我的处女作,画的是几幅日寇残暴的连环画。早上到连队采访,晚上就画出来了送到连队。第二天竟收到许多战士送来的决心书,其中包括著名的战斗英雄。”这让肖峰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艺术的鼓舞作用。

  这些珍贵的作品,不仅是患难岁月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留存。岁月悠悠,眼前这位耄耋老者,有着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回忆……

  投奔新旅宣传抗日

  肖峰的艺术生涯始于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

  那是1938年,新四军来到扬州一带开展革命活动,指挥部就设在肖峰外婆家所在的塘头镇上。苏中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江都县人民政府也在塘头成立。陈毅、粟裕、谭震林等新四军的领导,成为了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

  肖峰经历的第一次战斗,就发生在电影《东进序曲》中的郭村。1940年的郭村保卫战是很有影响力的一次战斗。郭村距离肖家所住的野田庄只有两三里路,战斗打响后,年幼的肖峰跟随当时任儿童团干部的二哥肖于留驻在野田的新四军后方医院,协助伤病员凭着几支破枪,击退了敌人一个连的进攻,成为当时的一件奇闻。

  那时,距离野田庄20多里地有一所抗日学校,经常有新四军到学校教唱歌。新四军里有个年龄很小的女战士叫房玲,约莫十一二岁的样子,负责教儿童团唱歌,肖峰也成了她的学生。肖峰很羡慕房玲小小年纪就能参军,便去央求父亲:“你看她都能当兵,我也要当。”

  父亲被肖峰缠得没办法,就替儿子开了介绍信,带着他去县里的抗日学校——江都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报名。为了顺利入学,肖峰还往上虚报了2岁。就这样,年仅10岁的肖峰进了这所抗日学校。

  1942年初,名震一时的少年抗日文艺团体——“新安旅行团”来到位于盐阜的苏北抗日根据地。身在苏中的肖峰知道后,决定去投奔。在交通站同志的护送下,肖峰顺利到达苏北根据地,并在盐阜区的老管村找到了向往已久的新安旅行团。这个由陶行知创立、以倡导实践“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主张的宣传抗日团队,1935年由汪达之带领走遍了全国18个省,行程5万余里。陶行知以诗赞扬他们:“一群小光棍,点点有七根。小的十二岁,大的未结婚。没有父母带,先生也不在。谁说小孩小,划分新时代。”

  “七七事变后,这个团队—直活跃在大后方。皖南事变后,转移到苏北新四军,辗转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肖峰在这个团体学文化、写标语、画街头漫画,宣传抗日,和根据地的父老乡亲、部队战士共同战斗。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些反扫荡的日子。

  “您和敌人直接遭遇过没有?”

  “当然有过。”肖峰回忆道:一天早晨,附近响起了敌人机关枪扫射的声音,我们刚在当地演完戏,敌人就来了,幸好有一个警卫连保护着,我们才得以转移。有时,部队在前面攻城,我们就跟在后面。尽管那时技巧不高,为了迅速提高绘画水平,我们拼命画速写。没有教材,我们就描钞票上的毛主席像。掌握了一定的造型能力后就画战士,战士看了我们的作品很感动。我们深深感到文艺武器的威力这么大,于是信心也更足了。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一切都是为了抗战的胜利,当时团里的孩子,没有经过任何专业美术训练,也没有绘画颜料,肖峰和战士们就用锅灰作墨,红土代色,到处刷写大标语,画墙头壁画、连环画、漫画。标语甚至写到日寇据点边上,吓得敌人心惊肉跳。肖峰至今还记得,侵华日军在一份情报里写到:“苏北新四军除了七旅、八旅、十旅以外,又增加一个新旅。”由于他们在每一条标语后面写“新旅宣”,敌人误以为新四军第三师又增加了一个旅。可见文艺的影响,确实有劲旅之威。

  也正是在新旅,肖峰接触到了美术和绘画,在抗战中迈出了美术实践的第一步,埋下了学画的种子,从而奠定了一生的美术基础。

  革命伉俪艺术知音

  在杭州满陇桂雨一处隐蔽的宅院里,肖峰和宋韧这对年逾八十的夫妇静静地守望着他们共同耕耘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履痕。他们有着极为相似的成长经历:出生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成长在新中国的红色浪潮之中;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他们相爱相知、相濡以沫,共同创作并承受着生命中的起落沉浮,也在油画布上凝结了《白求恩》《拂晓》《历史不许重演》《战斗在罗霄山上》等一系列重大历史题材油画。

  走进偌大的画室,眼前那一幅幅油画作品既是他们爱的见证,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在这斑驳光影之间,历久弥新的经典油画,透出宁静,没有硝烟,不见厮杀,而是借助动人的形象,塑造两个小八路的稚趣与童心——这件表现战争题材的《小八路》是肖峰协同夫人宋韧共同创作的代表作。即便在那血雨腥风的艰苦岁月里,面对日寇的扫荡,两个小战士隐蔽在芦苇丛中。天寒地冻、饥寒交迫,但他们对艰难的生活毫不在乎,正逗着芦荡中一窠小雏鸟玩——他们毕竟是孩子,短暂的乐趣,使他们忘却了芦荡外严酷的斗争。这种“武戏文做”的艺术手法,充满诗意的情节,将人们带入诗的境界,予人们以无限的审美享受。

  如同画中人一样,肖峰与夫人宋韧是在战火硝烟里成长起来的。“日寇杀害了我们的父辈,家仇国恨逼我们走上抗日的征程。”当肖峰11岁时参加革命、从事文艺工作时,童年的宋韧也在抗日烽火中做了一名小小宣传员。

  宋韧回忆道:我们胶东根据地几乎每天都发生战斗。反扫荡时,天天转移,有时上山,有时下海,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斗争生活。虽然处处是被燃烧的房屋,村村有烈士,但我们一点也不害怕,照样唱着抗日歌曲,画我们的街头宣传画。在那艰苦的年月里,我们一直保持着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一直保持到今天。

  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艺术志向与审美情趣,使他俩情同一人。大量战争题材的合作,难解难分,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04年,当《小八路》在东京展出时,日本媒体与观众称赞“这幅画表达了八路军在艰苦环境中的乐观情怀,画出了中国的精神和小战士的可爱童心,唤起人们和平的愿望。”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曾推荐这幅画为中、小学美育教材的范本。

  从肖峰和宋韧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令人激动和怀念的时代,是一颗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所特有的纯朴、正直、诚挚的心。

  正如肖峰在回忆录中所说:“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些反扫荡的日子。我们打埋伏在芦荡里,我的双脚在那里冻伤,在被送往后方医院的途中,双脚失去知觉,是一位老大爷把我的双脚放在怀中使其温暖过来,才免于截肢的。”这种鱼水深情始终激励着肖峰创作的情怀,他的《辞江南》一画的主要形象,就是由此而生而来,可以说这段生活一直影响着肖峰创作的基调和主题。

  也正是由于这一对革命伴侣、艺术知音的携手合作,他们在一起共同创作了许多感人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构成了我国当代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画《辞江南》

油画《芦苇丛中任我行》

标签: 抗战|绘图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