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4日讯 (钱江晚报特派记者 黄小星 陈伟斌 发自北京)当检阅号角响起、数万人起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时;当乘坐着由礼兵摩托护卫的车辆、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时,已经94岁高龄的支前模范、现居临安的高建平老人用尽全身力气,艰难地挥手致意。此时,也有在车上受阅的抗战老兵,掏出随身携带的手帕,默默地拭去眼泪……
一场胜利日阅兵,令每一位观众百感交集。有人回忆起了峥嵘岁月,有人赞叹祖国强大,有人呼唤和平的可贵——昨日,钱江晚报特派记者访问受阅人员及观礼嘉宾,与他们共同回味令人心潮澎湃的一天。
94岁的支前模范高建平
阅兵式让我盼望已久,容光焕发
昨天上午,94岁的支前模范、现居临安的高建平和其他抗战老同志们一起乘车经过天安门。她激动的心情直至回到酒店,都难以平复。
“从2日那天起,老人就特别兴奋。”老人的儿子刘学云说,8月21日抵达北京后,高建平老人就一直挺开心的。她原本是山东人,所以在医保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帮助下,很快就适应了北京的饮食和气候。
为了能让自己以最佳的状态出现在阅兵现场,高建平老人一直都让自己保持着愉悦的心情,不仅每天都会运动运动,还时不时地试穿阅兵联合指挥部给他们量身定制的衣服。
阅兵中,由健在的国共两党抗战老兵、两党抗日英烈后代,以及抗战支前模范代表组成的抗战老同志方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有的身着中式立领短衫,有的身着旗袍,颇具特色。韩月芬说,抗战老兵方队、支前模范方队的服装设计重在还原历史,英烈子女方队则加入了大量“中国风”的元素,盘扣儿、衣服包边等处都是手工缝制的。
昨天早上5点多,高建平就起床了,稍微一收拾,吃了早饭,就换上了统一的着装,“8点半,我们这些家属们把老人们送上车后,他们就统一出发了。”
据老人受阅回来说,他们下大巴车在正义路上,那里是所有受阅方队的最后面的位置。所以上了阅兵车后,其实这些抗战老同志是最先“检阅”所有部队的人。其中一些抗战老兵,在见到排面整齐、装备精良的装备方队时,向那些年轻的受阅官兵们敬礼致意。
当载着抗战老同志方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受邀观礼、坐在天安门西侧的比利时华侨傅伯弟感慨万分。在他看来,这次阅兵中,安排这么一个抗战老同志方队,让整个阅兵活动的“分量”增加不少。傅伯弟亲眼看见这些老人时,所有的激动都化为了感动,“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和英雄”。
而抗战老兵在车上默默拭泪的一幕,也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不少网友说,自己是流着泪看完的。
回来后,酒店为这些老人们组织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高建平老人则一直重复着“可好了!真的可好了!”这也让刘学云非常高兴,“这一趟下来,老太太的精神状态越发好了!”
定居国外的女作家张翎
看着阅兵式,感觉自己真正回家了
“早上四点十五分起床,六点安检,坐车从故宫后院步行去天安门广场,八点未到已是阳光灿烂,步行至观礼台。几个小时的日晒,几乎无风,真是非常辛苦,一路喝了三大瓶矿泉水,却是极为兴奋。”温州籍的张翎激动不已,向钱江晚报记者细细述说着参加阅兵的每一个细节。
张翎说,暖场的抗日歌曲已经让大家热血沸腾,当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入场,尽管观礼台相隔甚远,大家立刻自主热烈欢呼鼓掌;当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不是带着夫人,而是带着年少的儿子入场时,全场发出惊讶而快乐的笑声。
看到高科技武器从长安街气势磅礴地走过,蓝天飞过排列齐整的新式战机,张翎心潮起伏。她说,再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忽略中国的军事实力,但她也真心希望,这些武器会永远处于“有备无患”的状态,世界从此再也没有战难,“希望未来的世界,会是一个持久和平的时代,国际争端都能用外交手段解决。战争这个词,会像拉丁文一样淡出人们的常用词典。”
作为一名作家,阅兵礼也触动了张翎的思绪。她说,世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忆,大都聚光在欧洲战场,对犹太民族所经受的苦难,也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和同情。而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手下经历的苦难,并未得到相同程度的关注和了解,“这次的纪念活动,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东方战场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地位。我们也能借这个机会,铭记那些为保卫国土保卫和平献出生命的勇士们。希望大家都能珍惜今天的和平,因为它的代价实在太沉重。”
张翎的代表作有《阵痛》《余震》《金山》等,其中《余震》被冯小刚导演搬上荧幕,改编成为巨制《唐山大地震》,张翎的名字也因而被大家熟知。这次阅兵期间,张翎发现了一些参加过抗战和抗美援朝的女兵的故事,“这些女兵大多已年届九十,她们在几乎还是孩子的时候,心系祖国的痛苦和灾难,将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地献给战火岁月,”她们激情燃烧的一生,给了张翎极大的创作灵感。张翎说,自己会在适当的时机,写一本关于她们的书。
浙江医疗界的代表李兰娟
合唱欢呼,见证祖国强大
作为浙江医疗界的代表,昨天一大早,李兰娟院士与同批受邀嘉宾乘车前往胜利日阅兵的观礼台。
她难以忘记前些天收到邀请函时的激动。这份大红色的邀请函,在8月26日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上面简单地要求携带身份证、着便装。捧在手上,李兰娟院士说,没想到自己能够参加这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活动。
昨天的北京气候宜人,阳光灿烂,车队行驶在分外蓝的蓝天下。虽然并不是第一次踏足天安门广场,李兰娟仍激动地在自己乘坐的大巴、金水桥前等留影纪念。
她的座位位于固定观礼台西5台。整个观礼过程中,她和大家一起合唱、欢呼。她说,她不是一个人在观礼,她是代表浙江的医护人员,见证祖国的强大。
李兰娟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感染病学专家,在抗击H7N9禽流感等我国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中带领团队在临床和科研屡次取得世界瞩目的成果。她在人工肝技术及感染微生态领域,均取得多项开创性成就。她带领的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正与国际一流的研究所比肩,走在国际前列。
她曾多次说,自己的成长深受党和国家的资助,所取得的成绩也与祖国发展密不可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将更努力扎根基层工作,作为对祖国最好的回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