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9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董洁 编辑/胡芸) “三公”经费控制得如何?老百姓的钱有没有被违规使用?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浙江省审计厅负责人介绍说,全省过去一年中审计共查出违规金额45.89亿元,另有1456.36亿元的资金被查出管理不规范。
75家存在问题单位被点名通报
受浙江省政府委托,省审计厅厅长徐宇宁向会议作关于2014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全省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说,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全省审计系统努力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全覆盖,突出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共组织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3087个;查出违规金额45.89亿元,损失浪费金额1.57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456.36亿元;审计处理处罚285.82亿元。
通过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浙江省审计系统共向纪检、检察、公安等机关和部门移送处理事项525件,移送处理人员508人,移送处理金额17.99亿元;移送处理落实事项157件,移送处理落实人员238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65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8人。
徐宇宁介绍说,当前抓好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要把审计监督挺在法纪监督前面。涉及公款使用和公权力运行的每一项决策、每一笔资金、每一个项目,都要纳入审计监督的范围。
审计部门对30个省级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公务支出公款消费专项审计和13个省级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结果表明,“三公”经费支出管理更加严格,费用明显下降,但违规发放津补贴、购买礼品,“三公”经费问题“被下沉”等现象仍然存在。
对此,审计部门今年加大了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的力度,并且对75家部门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点名通报。如,省妇联下属省妇女干部学校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取隐匿房租收入、虚列支出等方式形成账外资产180万元,用于发放职工福利;省民政厅2014年机关驾驶员费用53.82万元由下属单位省假肢中心和省民康中心承担。
7.81亿元建成的23个污水处理厂被闲置
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对“五水共治”工作推进、简政放权、信息经济等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门单列。
“五水共治”等工作推进方面,有14个治水工程建设进度滞后,影响项目效益的发挥;投资7.81亿元建成的23个污水处理厂处于闲置状态,合计14.3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被浪费;建筑石料矿集约化节约化开采程度不高,后期生态治理难,影响了“四边三化”成效。
简政放权方面,部分“简政”措施未执行到位,3个市公布的权力清单中仍包含省政府已取消的5项行政审批;“放权”针对性、有效性还不够强,省下放的行政审批超7成未发生业务;部分中介机构与主管部门脱钩不彻底,部分中介机构仍在为主管部门承担费用。
扶持信息经济政策方面,财政金融扶持政策执行不够到位,抽查5个地方预算安排1.15亿元财政扶持资金,实际兑现0.22亿元,仅占19%;电子政务推进有待加强,省级部门纳入政务服务网的746个审批项目中,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的仅46个。
徐宇宁表示,审计发现的问题还包括部分支出事项预算编制不合理,国有资本管理不规范、部分简政放权措施未执行到位、科技资金分配存在漏洞、保障性住房空置问题突出、部分重大建设投资项目没有履行招投标程序、土地资源管理配置中问题较多等等。
来自浙江省审计厅的消息称,去年审计工作报告指出的问题已经基本整改到位。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