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新常态 新速度 “十二五”期间浙江公路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
2015年10月26日 07:12:51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到千岛湖畔绿道来一次骑行,体会深入自然的旅程,秀美的千岛碧波闯入眼帘,路边各色的花木触手可及;在杭州湾大桥疾驰而过,感受杭州湾的潮水拍打桥墩的强大气势,让人不得不慨叹,其背后一定凝结着公路人对大桥的精心呵护;途经任何一个高速ETC,勿需停车便可快捷通过,这是ETC车道实现全覆盖带来的便利……

  在现代化的富美浙江,人们总能轻易捕捉到公路带给生活的美丽体验,这种体验随着“十二五”期间浙江公路的迅猛发展变得更加真切。

  与时俱进的浙江公路,以助力“两美”浙江建设为己任,以“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为指导,全面推进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服务、安全等各项工作,用科技元素提升公路现代服务水平,以改革创新的魄力强化公路运行机制,浙江公路交通迈入了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阶段。

  这是一份卓越的成绩单,历时五年写成,它是浙江公路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真实写照,也见证了公路人对美丽浙江的赤子之情:

  浙江美丽公路网更加和谐。沿海地区路网布局稠密、平均等级高,西部山区则以通达为主,全省乡镇公路通达率为100%。

  浙江桥隧公路工程跻身全国前列。全省共有隧道1518道1000余公里,居全国首位,桥梁4.8万座近2700公里,居全国第三位。

  浙江公路使用率大幅上升。至2014年全省汽车保有量达1400余万辆,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115万辆,普通国省道年平均日交通量达到80万辆……

  公路在心中,幸福生活疾驰在路上。浙江,迎来了美丽公路快速发展带动经济起飞的美好时代。

  大道通衢,量质齐飞,路网建设升级

  近年来,浙江公路交通全面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百姓出行需求的综合性大路网,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1.6万公里,公路密度达114公里/百平方公里。每条公路背后都蕴藏着一段动人的区域蜕变故事,因路而美、因路而富的情节在浙江各地持续上演。

  德清莫干山农村公路网建成后,“环莫干山异国风情休闲观光带”应运而生,曾经是“土路老屋,一副破败景象”的鸭蛋坞、岭坑等村变了模样,“土山村”变成了“聚宝盆”,40多家“洋家乐”蜂拥而入;329省道庆元境内103.9公里,穿越庆元东部山区,过境3个街道、6个乡镇、30多个村庄,辐射全县70%人口,带动着庆元香菇、茶叶与高山蔬菜种植以及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在浙江,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以先行先试区为典范,全省公路路网结构持续优化。截至目前,“十二五”期间新建成农村公路9000公里,农村公路在全国率先实现“双百”目标(等级公路通村率、通村公路硬化率均达到100%)。

  “十二五”期间,我省公路建设投资3200亿元,连续五年居全国前列,是“十一五”(2417亿元)的1.3倍,新建高速公路530公里,普通国省道2100公里,农村公路9000公里。

  如果说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是浙江公路发展史上的传奇,那么,“十二五”期间,嘉绍大桥和钱江隧道的落成便是这种传奇的延续,成就了新时期公路建设的“世界之最”:嘉绍大桥横跨钱塘江,是杭州湾经济产业带的南北大通道,也是世界上主桥连续长度最长、桥面宽度最宽的多塔斜拉桥;作为世界最大直径的盾构法隧道之一,钱江隧道采用外径15.4米的盾构法技术施工,江中最大埋深约38米,联通着钱塘江两岸,成为浙江北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沟通上海最便捷的通道。

  精心养护,环境优化,提升道路品质

  公路项目建设周期可以用时间去界定,后续的养护和优化工作却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意味着更多的时间、精力与资金的投入,对公路人而言,是一场持久且没有终点的责任大考。

  关于公路“养护”的命题,浙江公路人构建出一系列延伸性解读:规模化养护、针对性养护、科学化养护、打造养护的“浙江样板”工程等,并因此产生了一项项解决群众出行条件和通行质量的养护工程及技术;五年来,浙江公路在普通公路养护方面总投入资金近500亿元,实施大中修高速公路3100公里、普通国省道路面6100公里,维修改造病危桥梁449座、病危隧道68座。

  规模化养护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整治一条,见效一条”现象在全省公路系统不断涌现。

  杭州S102(02省道)杭昱线、台州S225(75省道)大路线、湖州104国道、衢州S317(17省道)华白线、乐清104国道等大中修项目实施顺利。

  立足具体路况,因地制宜,针对性养护侧重点各有不同。

  嘉兴市部分公路路面经常出现龟裂、车辙、坑槽、翻浆等病害,该市公路管理局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治理:对路面网裂病害进行预防性治理,如提前实施路面灌缝、刷油;提早计划,安排公路大中修、路面预防性养护等。五年来,全省用于针对性养护的资金投入总额超过70亿元,养护里程近2500公里。

  新科技与日常养护相融,科技化养护持续走向深化;创新技术被用于公路建设,浙江公路人与时俱进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省是全国最早应用多功能路况检测车和路面管理系统进行路况检测与科学决策的省份,“十二五”期间共投入1.1亿元检测资金,检测总里程达12万公里,积累7年连续完整的路况数据库,为制定年度大中修计划、考核监管收费公路业主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四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技术被不断应用于公路建设:采用非开挖注浆加固、轻质填料换填等技术解决了台州等地桥头跳车问题;全面应用“白改黑”碎石化再生、泡沫沥青冷再生、就地热再生、半刚性基层再生等技术;应用纤维碎石封层、同步碎石封层、微表处、超黏磨耗层、薄层罩面等技术实施预防性养护1500公里。

  集卓越的改造、养护和管理水平于一体,163公里的G205国道浙江段被公认为普通国省道的改造、养护和管理工作的“浙江样板”,成为全省公路系统学习的楷模。

  该段贯穿衢州市,沿途均为欠发达县(市),在推进G205国道浙江段示范工程中,立足于公路现有基础进行改造,施工方用各种养护管理手段取代传统的“大改大建”,挖掘沿线自然文化遗产,完善沿线安全设施和智能信息化改造,圆满完成G205国道浙江段改造示范工程,取得全国第2名的好成绩,获交通运输部通报表扬。G205国道浙江段成为一条融公路交通质量、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旅游风光等于一体的典型示范公路。

  “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生态”的公路通行环境,离不开对路域环境的细心整治,与省委、省政府“三改一拆”专项整治工作部署相呼应,“四边三化”、“两路两侧”行动在全省公路系统如火如荼展开。

  如今,驱车行驶在省内任何一条高速公路上,人们都会发现,200米可视范围内的广告牌消失不见了。全省“无违法建筑公路”已达74条,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省际交界、互通区、服务区、城乡接合部的公路沿线种植着1800余万株苗木,草灌面积达3700余万平方米,99.6%的绿化率使普通国省道公路两旁四季风光迥异,让公路行程变成了身心惬意的休闲之旅。

  路域环境改善了,以路为基,产生了一系列辐射效应,新兴产业落地生根的速度加快了,藏在山里的美丽乡村逐渐声名在外,一批旅游城市因路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两美”浙江的幸福图景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一条条美丽公路纵横其间,绵延不止。

  以人为本,管理创新,服务民生转型

  无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还是“两美”浙江的战略部署,回归到根本,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增强公众的幸福生活体验。浙江公路以人为本,强化综合交通应急指挥、服务区、ETC等设施的便民利民功用,完善服务细节,传递着对社会公众的尊重和关爱。

  面对突发状况,完善的浙江公路应急指挥系统总能迅速响应,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铸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杭州湾大桥建立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编制了“1+22”应急预案,经过七年多的实践,在恶劣天气交通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模式符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实际,填补了我国跨海长桥运营管理模式的空白,已在行业内推广应用;今年8月10日,台风“苏迪罗”造成景宁县2条省道,8条县乡道,及153条村道受灾中断,丽水市公路系统迅速做出应急响应,不到一天时间,景宁县因台风停运的班线基本恢复正常营运。

  全国首个省级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在浙江落成了,这个由浙江交通与公安、气象、安监等12家省级部门联合组建的组织,使公路、港航、民航、水运、运管、公安等多部门综合调度,统一指挥变成了现实。在公路特大桥梁、隧道、互通枢纽、收费站广场、服务区等重要路段区域均配置监控设施,实施全程监控。浙江公路还与气象部门密切合作,开发出精细化检测预警系统,对各路段48小时天气变化实施定时间、定区域量化监测,用路人可通过广播、电视可变情报板等渠道及时获知天气变化信息。

  这五年,对于浙江高速公路服务区来说,是蝶变的五年,也是与百姓心灵距离无限贴近的五年。

  有人曾这样描述五年前的服务区:“公共卫生间门口廊灯破裂,垂下的电线摇摇晃晃”;服务区大厅“地面水渍斑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异味”……近年来,浙江公路先后投入资金6亿元,用于服务区公共卫生间、停车场、餐饮店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改造。随着服务设施和项目不断丰富,服务区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是单调的临时停车休息场,俨然已是过往路人共同的“家”。在省交通运输厅与省文明办等部门联手开展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文明服务创建”活动中,全省71对高速公路服务区中,有57对被评为星级文明服务区,司乘人员满意度测评由60%提升到95%以上。

  服务区正成为展示地域产业形象的“活窗口”。

  随着同城同价政策的推广,服务区搭台服务“三农”,把杨梅、草莓、山核桃等地方名优农产品、土特产展销会引入服务区,2014年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仅农副产品一项的销售额便达2.28亿元;今年年底,杭新景高速上将出现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旅游休闲服务驿站,该驿站除提供交通旅游信息查询、ATM取款等20余项便民服务外,还开辟了当地农特产品体验区和旅游产品展示区。

  适应高速公路联网发展的新常态,我省路网ETC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6月,率先实现ETC车道全覆盖;去年,实现14个省市的全国ETC联网;今年6月,实现省界主线收费站ETC“二通道”全覆盖。成功破解ETC路径识别难题,实现了ETC车辆按实际路径收费。目前,全省建成ETC车道792条,居全国前列,ETC用户突破80万户,日均ETC车流量达24万余辆次。

  “十二五”期间,浙江公路人始终谨记国家领导人“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重要批示,并将这一批示持续引向深化,建、管、养、运协同推进,全盘统筹美丽公路建设大业。

  从部分之美得见全局运转之健康。在日常的建、管、养、运工作中,我们感受着来自浙江公路的民生关爱,见证着浙江公路人改革创新的大胆探索,也明白了浙江公路不断取得辉煌的根本原因。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善于探索自我转型的浙江公路主动迎接新挑战,深入实践“四个全面”,不断赋予公路事业新的“美丽”内涵。

  “十三五”大幕即将拉开,我们相信,在深入实践“八八战略”及“两美浙江”建设中,浙江公路将继续肩负重要的历史责任,创造新的成就,这个行业也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光辉未来。

标签: 公路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