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丽水11月15日讯 (浙江在线首席记者/施宇翔 记者/刘永拓 黄兆轶 编辑/施菲菲) 15日凌晨零点,丽水里东村的避灾点内,被坍塌土方冲毁家园的康大飞抱着2岁的女儿已安然入睡。大约一公里外的山体滑坡现场,2000多名救援人员依然在紧张地搜寻被困人员。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袭击了丽水雅溪镇里东村,截至14日下午5点40分,山体滑坡塌方量30余万立方米,导致27户房屋被埋,目前已搜救出群众10人,确认其中9人死亡、1人经抢救后目前病情稳定,仍有28人失联。
在灾害发生地,部队、武警、消防、公安、医疗、通讯等部门依然严阵以待,彻夜搜寻,不放过每一处可能存在生命的痕迹。
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救援官兵:彻夜轮番搜救
灾害现场的夜晚灯火通明,各项救援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截至14日晚上8点25分许,武警丽水支队官兵第一批参与救援的47名官兵已连续奋战了近20个小时。疲惫的他们把手中的工具交给战友,在附近的隧道里吃口饭席地而睡。
据统计,全省党政军及社会各界组织共2300余人,搜救犬7只,大型机械30余台,专业救援车辆33辆,轮番搜救。夜里,人员轮换休息但救援不会中断,生命探测仪继续搜索。一线救援的消防指挥员说,土石层最厚处有20米,不开挖很难救人。他说,夜里主要是靠大型机器挖掘埋压在居民房屋上方的大块土石以及楼板,争取天亮前挖掘出适合人工开挖的点,进行搜救。
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不时来到救援点前探头看看,希望快点有人被救出,而不远处,有4辆救护车在待命。记者看到,现场布置了两个医疗急救点,一旦有灾民被抢救出来,可以立即救治。医疗救护站也为灾区村民和救援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医护人员说,他们24小时轮班值守。
夜已深,空气中透着冷意,志愿者为救援人员送来了姜汤暖暖身体,但他们没人停下手中的工具。
漫长等待
医护人员: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尽最大努力
14日晚10点,丽水市中心医院骨科护士长周晓霞深一脚浅一脚地淌水步行,来到离灾害点500米左右的一个医疗小组待命。
从14日上午开始,周晓霞就来到这里,负责对现场抢救出来的伤员进行救治。“14日下午4点半左右,救援人员从现场救出一个老伯,大概70多岁,我们马上赶到那里待命,但很遗憾,老人那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周晓霞说,虽然目前已经离灾害发生接近有24小时了,但所有人都没放弃努力,如果现场一有人被救出,并且还有生命体征,我们会马上尽最大努力进行抢救,会对他们做心脏复苏、氧疗等急救措施。
14日晚11点,在避灾点内,丽云中心卫生院的郑医生也在不停忙碌着。“我们有好几个医院派人轮班,主要给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因为天气原因,我们还要关注群众是否出现感冒、肠胃疾病等情况。”
此外,医护人员还要为现场最辛苦的救援人员提供服务,救援现场满是泥泞,一旦他们出现外伤,医护人员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清创、消毒处理,避免伤口感染。
坚守岗位通宵值班
村镇干部:兵分三路做好善后工作
在村里的避灾点,大部分被安置的村民已然入睡,而几名村干部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不停地进行巡查。
丽水市莲都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所有村镇干部已经分成了三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对村里的一些村民,特别是遇难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第二组人员负责救灾现场的秩序维持;第三组人员则在医院、殡仪馆负责安置遇难者家属,做好善后和各项安抚工作。
这位工作人员称,从灾害发生当天开始,几乎所有干部都是通宵值守,今天很多人又主动请缨要彻夜值班,为了更好地开展抢险救援工作,从15日开始,村、镇干部将实行三班制。
抵达现场连夜施救
民间救援队:救援既要慢又要快
山体滑坡灾害后,省民政厅通过浙江省救灾协会紧急动员省内社会组织参与救灾工作。
据统计,目前已有丽水户外应急、公羊会、浙江民安、义乌市民间救援、蓝天救援,以及东阳、仙居等10余个社会组织所属的专业民间救援力量共200余人驰援丽水灾区一线。
14日晚上10点左右,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会长方为成带领第二批15名民间救援队员赶到灾害现场。
今夜,注定将成为他们的不眠之夜。刚到现场不久,方为成就开始指挥他的队友各司其职,每个人都领到了指定的任务,分工非常明确。
“这是一场很大的灾难,山体上滚落下来的石头、泥土都非常多、非常重,铺天盖地,这对救援来说,非常困难。”
方为成认为,救援的压力会非常大,当大型机器清理完埋压在居民房屋上方的大块土石以及楼板后,就需要救援人员小心翼翼徒手慢慢挖,又要保证一定的速度,这是一个矛盾,但目前看来,这个矛盾没办法解决。
“时间已经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现在看来,被埋压的人员生还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但我认为大家都不能放弃,我们的队员会配合好武警、消防等救援人员开展工作。”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