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红色如此鲜艳,夕阳依旧多彩。在海霞故乡,有一群身着红马甲、头戴红帽子的奶奶级志愿者。
“奶奶”志愿者服务社会
“海霞妈妈”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1995年,最初是一支名为“夕阳红”的巡逻队,初始人员仅20余名,以巡防、协助社会管理为主要任务。2009年,队伍经过改编,更名为海霞妈妈志愿者服务队,经过几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拥有队员将近400人。
在海霞妈妈志愿服务队设有9个分队,按照不同辖区实行点对点服务,不仅帮助社区保持日常的卫生和治安巡防,还经常开展拥军、帮教、纠纷调解等公益活动。
“平均年龄超过60岁,年龄最大的已经73岁了。”蔡燕是这支“奶奶级”志愿者队伍的队长,她介绍说,海霞妈妈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多是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的退休老人,相当一部分队员都有参加过女子连的经历。“大家之所以能够长期坚持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不仅是为了丰富老年生活,也是希望传承和发扬海霞精神,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服务中。”
守护海岛卫生的好帮手
哪里门前“三包”做得不好,去劝劝;哪里邻里纠纷了,去说说;哪里有矫正对象,去帮帮……这些年,洞头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县、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平安县创建更是实现了十连创,荣誉的背后,活跃着“海霞妈妈”的身影。
她们每天穿着红马甲,在街头巷尾轮班巡逻。“在创卫过程中,‘海霞妈妈’不仅用自己的行动去守护着洞头的卫生环境,更带动许多市民自觉加入到创卫工作中来。”说起几年前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经历,不少人对这些穿着红马甲的奶奶们印象深刻。
“临时请来打扫的工人,有时候会扫得不太干净,而且不容易保持。”蔡燕说,当时队里的几个人就商量,干脆自己扫得了。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垃圾的臭味就不提了,许多“海霞妈妈”家里还有孙子孙女需要照顾,经常是5点多起来为家人做好早餐,然后就上街巡逻、劝导,保障创卫成果。
做左邻右里的“娘家人”
除了创建工作外,平时邻里有什么纠纷,婆媳之间发生了什么矛盾,大家也都喜欢找“海霞妈妈”当和事佬。“我们年纪比较大,而且又是邻里邻居,大家都比较信任我们。”蔡燕队长说,平时不少人见面都“阿姨、大姐”的叫,和社区居民的关系都不错,结合各自的生活阅历和对社区居民的熟悉,“海霞妈妈”做起调解来更是得心应手。
有一次,住在城中社区的一对婆媳闹矛盾,婆婆一气之下要去县里信访。了解到具体情况后,“海霞妈妈”们主动介入,分别去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她们先给婆婆分析道理:媳妇现在还和她住在一起,平时也能照顾她,如果去信访,就等于把事情真正闹大了,一家人说不定就这么分了;而媳妇那边,则给她分析了家有长辈的好处,并提醒她,现在她的行为,都是将来孩子的榜样。经过反复的劝导,婆媳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了。
除了邻里纠纷,日常的城市管理中,也到处能看到“海霞妈妈”的身影,每次市场整顿期间,她们经常跟着工作人员一起前往,在路边摆摊者或者占道的商户不配合的时候,她们就会上去劝说,看她们年纪比较大,说话也公道,商户们都比较尊重她们,即使不太情愿,也经常是主动配合整顿,市场秩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海岛战士的新“妈妈”
作为继承和发扬海霞精神的集体,“海霞妈妈”对军人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这些战士有些年纪还很小,刚到部队不适应,会想家、想妈妈,我们就来当第二故乡的‘妈妈’。”蔡燕说,为了缓解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她们经常组织去部队,帮战士们洗洗衣服什么的,过年过节还和他们一起包饺子、粽子、汤圆,举行节日联欢等。
每当驻岛部队的新兵来到军营,她们总是组织起来,并发动社区文艺队,敲锣打鼓欢迎新兵。她们挽着新兵的手,送他们走进军营,为他们洗去一脸的风尘。每到老兵退伍的时候,她们总是像送自己的孙子出远门一般,一路依依不舍地护送。
还有一次,战士蔡庆国突患急性阑尾做手术住院,蔡燕得知这一情况后,和队员们轮班悉心照顾,不少“妈妈”还三餐定时送汤、送补品,直到蔡庆国康健归队。他经常对战友们说:“她们,就是我的妈妈!”(洞头分社记者何加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