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浙江新开局-2016浙江两会
共享荣光-浙江在线新闻中心2015年终盘点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丽水山体滑坡 正文
在丽水里东山体滑坡事件中英勇受伤的搜救犬现在怎么样了?
萌萌哒“韦德”正在慢慢恢复中
2015年11月26日 06:59:44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今日早报通讯员凌文丹 记者陆海峰

   浙江在线11月26日讯 (今日早报通讯员凌文丹 记者陆海峰)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勇士,它们感知着、挖掘着,带领着我们的救援官兵发现生命、拯救生命;它们不顾疲倦,任劳任怨,与前线官兵一道奋战一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搜救犬。

  前些天发生在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的山体滑坡,在抢险救援过程中,有一只搜救犬映入了大家的眼帘,它是一只史宾格犬,叫“韦德”,因为在救援现场奋力工作时不慎受伤,而被大家认识并且牵挂。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杭州余杭区的杭州消防支队搜救犬中队,见到了英勇的“韦德”。

  目前,它之前受的伤已经慢慢恢复,负责训练它的刘靓告诉记者,“韦德”要全部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整体情况还是不错的。

  “一鼻走天下”,消防搜救犬在灾难中出大力

  遇到地震或房屋坍塌后,如何搜寻被困人员?目前,通行的办法有三种,一是人工搜寻,二是用生命探测仪等设备搜寻,三是靠消防搜救犬搜寻。

  消防搜救犬中队指导员蒋国联介绍,随着新《消防法》的实行,消防抢险救援领域已由传统观念上的防火、灭火,扩展到了更多的领域。目前,消防部队虽已配备了音频、视频、雷达等生命探测仪器,但由于受到现场复杂环境和人员操作等因素的限制,搜救效果不是很理想。

  “搜救犬的听觉是人的16倍,嗅觉是人的100万倍,它利用人体气味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特点,结合生物条件反射特殊规律,通过搜救犬灵敏的嗅觉系统进行综合处理,定位非常准确。”蒋指导员说,“特别是对一些被埋在深层、无力喊叫的幸存者,大大提升了抢救生命的效率。”

  “坐、走、跳……”身着迷彩服的驯导员边跑边发出口令,身旁的搜救犬跃起翻过竖梯,快速经过独木桥。

  当记者来到搜救犬基地时,狗狗们也正在跟自己的训练员一起训练,而刘靓带着“韦德”在一边休息。

  “因为最近受过伤,它还需要休息一阵子,我也真的很心疼它,恨不得受伤的是我自己。”刘靓说。

  搜救犬救援时间一共30小时,“韦德”第一天工作就超10小时

  刘靓是“韦德”的训练员,尽管只训了它半年多,但是感情已经十分深厚。

  “它原来的训练员复员了,我是今年4月份过来的,一过来就负责训练它。”刘靓说,“对我来说,它并不是搜救犬,而是我在战场上最值得信赖的战友。”

  当说起现在“韦德”在网络上很红时,刘靓却低下了头,“回来以后,我才知道这个事情。如果是通过受伤才所谓‘红’起来的话,我宁可它不‘红’。”

  “我们第一天到的时候,任务很重,从上午10点半开始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左右,中间大概有过四五次休息,每次休整10分钟到半个小时不等,其他时间基本上都在搜救。”刘靓说,“这对于搜救犬来说,其实已经是高强度超负荷工作了,它们最好的状态是工作半小时休息10分钟。一般往复4次,它的最佳状态也就保持得差不多了。”

  因灾区救援任务繁重,它们赶到的第一天便工作了10个小时。在接下来几天的救援中,它们一共工作了30多个小时。

  对于“韦德”的受伤,刘靓记得很清楚,第一天下午3点左右,在发现当天第六个埋人点时,“韦德”发现了一个小洞口,并从这里嗅到了可疑气味后,反复深嗅,而且不断地用脚扒着泥土。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它受伤了,当我们下了救援区以后,就看到了它不停地舔着自己的左前蹄。我仔细查看,才看到它左前蹄上有一个两厘米长、3毫米深的伤口。”刘靓说,“当时我急得都跳了起来,赶紧带它去了医疗队。刚包扎好,上完药,‘韦德’又接到了继续去救援的命令。”

  刘靓十分心疼“韦德”,便抱着它下了救援区。一路下来,都是刘靓抱着“韦德”,“韦德”用鼻子嗅探。

       【专题】丽水里东突发山体滑坡 浙江各界全力救援

标签: 丽水|山体滑坡|搜救犬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