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国淘宝村”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岩刘村,网店商家在准备货源。(资料照片)吕斌摄
浙江在线12月28日讯 (浙江日报见习记者 张韬 实习生 吴慧慧) 12月25日,为期两天的第三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在丽水市大剧院落下帷幕。
央视大型纪录片《淘宝村》的导演焦波在峰会上激动地说: “从直觉上、从触觉上,我感受到一个重大的变革正在逼近,它让我振奋、让我感动、让我流泪。”
此次峰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淘宝村”的电商掌柜们纷纷登上讲坛,为中国的农村电商的发展支招指路。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告诉每一个农村电商的参与者:只要敢闯,就会有路。尽管路上时有荆棘,但只要有了披荆斩棘的办法,最终都会殊途同归。
同样柿子,不同卖法
据统计,2015年淘宝村同比增长268%,现共有符合标准的淘宝村780个。全国十大淘宝村聚集群中,我省就有三个地方上榜,显然浙江已经成为滋养中国淘宝村生长的一片沃土。淘宝村之热有目共睹,随着越来越多的淘宝村出现,其所形成的产业集群效应更强,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也更加显著。
随着产业格局的不断变革,以淘宝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也更加迫切地需要“万众创新”,走出农村电商的新路子。
如果你是一位农村电商的掌柜人,平台有了,物流有了,仓储有了,为啥销量还是不理想?那很可能是因为你的产品不能吸引消费者。
来自北京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在会上讲了一个小故事。这次来丽水,周教授参观了美丽的松阳县,一个现象却让这位经济学家困惑了:成片的柿子熟透了,却无人采摘。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周教授发现,虽然柿子是当地的特产,但农民将这漫山红遍的景色作为旅游产品“卖”给来此度假的游客们,收入是从前在市场上卖柿子的好几倍。
周教授在讲完故事后表示,故事其实很简单,但是故事背后的道理才是值得农村电商掌柜们深思的。“越想关心农村电商,越要关注城市消费需求。”周教授总结说。
同样的柿子,不同的卖法,你是老板,在网上卖柿子还是“卖”旅游?作为一个农村电商掌柜人要学会善用城市的消费能力。“淘宝村”立足于农村,但消费群体却更多来自于城市。在发掘自身产品独特性的同时,还必须摸清城市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只有把这种需求与自己的特产相结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不走老路,需靠人才
如何发掘自己手头现有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的结合点,归根结底是人才的问题。人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农村电商的“痛点”。要想解决人才的问题,仅仅靠传统的帮扶是远远不够的。
淘宝网副总裁杨过表示,目前绝大多数成功的农村电商都是有城市生活、学习和工作经验的人。这些人了解城市的需求,了解互联网和电商的运作方式,很多曾经就是城市消费者中的一员。这些来自城市的智力资源,使得他们在农村电商的队伍中脱颖而出。所以,他鼓励农村电商要多多学习和利用来自城市的信息和知识,不能只封闭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闭门造车。
阿里集团资深总监步惊云在发言中提出,今天已经不是做了电商就能赚到钱的时代了,相反电商已将市场竞争全国化,甚至国际化。这意味着一旦参与到电商的队伍当中来,将瞬间拥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竞争对手。
竞争是培养人才的最好课堂,只有不断在学习和分享的过程中壮大,才能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步惊云表示,商家面对竞争时,心态应该是积极的,而非逃避。阿里和政府都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农村电商人才队伍的建设当中来。而作为“淘宝村”的掌柜们在自我学习的同时,也要懂得运用外来的智力资源,比如把包装设计等环节进行外包。
农村电商的发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模式;另一种是发自民间自下而上的模式。长期以来,这两种模式一直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打通两种模式间的壁垒,使得人才与资源在两种模式间具有流动性,这样才能让农村电商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汪向东教授在谈到如何盘活人才资源时说道。
中国电商,领跑世界
在国外专家的眼中,中国对于电商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尤其是农村电商的发展,令来自美国的学者费哲明感到很惊讶。
“在美国,电商没有中国这么发达,效率这么高。这是一种消费文化,更多时候,美国人还是习惯线下消费。对于距离城市较远的地区,更是很少有人会在线上消费。”费哲明说。
作为一个美国人,费哲明来到中国已经有一年半。刚到中国时,费哲明一直没能融入到中国的“电商文化”当中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今年年初费哲明开始使用网上购物平台。
如今费哲明已经渐渐习惯了中国的“电商文化”。在北京,费哲明越来越多地选择线上消费。“我现在买很多东西都是线上消费,除了衣服。线下消费文化让我觉得网购衣服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不过看到中国的同事朋友都在网上买衣服,接下来我也要克服‘心理障碍’从网上试着买一件衣服。”费哲明笑着说。
费哲明表示,建立更加全面、成熟、先进的互联网消费体系是这次“淘宝村”峰会的主要命题,这些极具前瞻性的话题,尤其是农村电商建设的想法和经验是非常值得美国同行借鉴学习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