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最近天经常灰蒙蒙的,有时是雾,有时是霾
医生提醒雾霾天注意做好防护
2016年01月12日 08:59:55 来源: 都市快报 记者 谢谨忆 张姝 俞茜茜 顾怡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郑佳 王雪飞
雾霾中的西湖 记者 韩丹 航拍

   浙江在线01月12日讯 杭州这个秋冬雨特别多,天空也经常是灰蒙蒙的,有时是雾,有时是霾。

  就拿这个月来说,1月1日,杭州市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1月4日发布大雾黄色预警;1月10日再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而据杭州市环保局网站统计,1月4日到10日这7天里,杭州的空气质量,有1天“严重污染”、2天“良”、2天“轻度污染”、2天“中度污染”。

  雾霾虽然经常连在一起讲,但它们却是两种东西。

  雾由很多小液滴组成,主要成分是水;霾是由大气中的尘粒、盐粒、烟粒等固体的颗粒物组成。这些颗粒物非常细小,还包括那些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也就是常说的PM2.5。

  从相对湿度上来说,雾主要以水汽为主,相对湿度一般在90%以上,而霾在80%以下。

  从能见度上讲,能见度在1km以下的统称为雾,霾的能见度好些,大概在1km以上但小于10km的,就属于灰霾。

  但是很多时候,雾和霾夹杂在一起出现。霾是脏的,雾也是“脏雾”,也就是以霾的颗粒物为凝结核,小水滴包裹在外面形成的雾。央视天气预报主持人宋英杰曾这样总结:“霾是污染,雾未必是污染。但却是污染的良载体即窝藏犯。”

  中央气象台建议大家,不必去区分雾和霾,那是气象研究领域的事情,只要关心空气质量好不好,空气质量不好就需要防护。

  每天下午4点左右,杭州市气象局网站上会公布第二天的空气质量预测;杭州市环保局的网站上,还有杭州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很多App也有空气质量报告,大家如果看到外面朦胧一片,吃不准要不要戴口罩的时候,可以去看看,及时做好个人防护。

  雾霾天多,使医院里呼吸系统疾病的就诊量骤增,特别是小孩子,最近感冒咳嗽的特别多。同时,雾霾对人体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呼吸道,记者从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了解到,近两个月,他们的门诊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左右。

  A

  小孩子更易受到雾霾伤害专家教你这样预防

  最近雾霾天多,天气忽冷忽热,医院里感冒咳嗽的小孩子很多。浙大儿院已经连续两个周一的门诊量超过9000人次,本来双休日两个院区的门诊量约为5000人次,现在也有6600人次。门诊办公室副主任赵水爱说,门诊量增加,主要是因为来看感冒的孩子多。

  在杭州市儿童医院,日门诊量已连续多日突破2000人次,就诊的患儿中,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占90%,其中以1岁到5岁的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最多。

  出门戴口罩,室内打开加湿器

  杭州市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周杰林说,气温降低和雾霾天气对孩子的呼吸道刺激较大,发病率高于成人。小朋友的鼻腔、气管、支气管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病原体容易生长,且他们的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相对比较狭窄,更容易因炎症引起黏液阻塞而发生感染。

  周杰林提醒家长,在雾霾天,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预防:

  1.尽量减少带孩子外出活动。外出回来,首先换掉外套和裤子,给宝宝及时清洗脸部、手和鼻腔,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雾霾颗粒清洁干净。鼻腔的清洗方法,可以用干净的棉签蘸水,然后轻轻擦洗鼻孔;

  2.给宝宝选择合适的口罩,建议带宝宝到药店挑选儿童专用口罩;

  3.在室内打开加湿器,加湿器能使空气里的湿度增加,空气中的颗粒物就容易落到地面,减少吸入颗粒物的机会;

  4.让孩子适量多喝水,多吃梨、橙子等水果;

  5.雾霾天接触阳光的时间减少,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鱼、牛奶、鸡蛋等。

  小孩子一头一脚注意保暖

  浙大儿院门诊办赵水爱副主任说,冬天向来是儿童呼吸道系统疾病的高发季,除了天气、季节、病毒流行等原因,很多家长护理不当也是一个诱因。因此建议:

  一、棉质内衣保暖效果好,小孩子一定要穿。建议在内衣和棉衣之间加一件薄一点的棉背心,既保暖,又不影响孩子小手活动。

  二、室内温度控制在22至24摄氏度,室内外温差不超过10摄氏度。现在不少人家都开空调或地暖,如果室内外温差太大,出门受冷刺激后就容易生病。

  三、及时保持孩子身体干爽。经常捏捏孩子的小手,摸摸孩子脖子处,如果出汗了,就要及时帮孩子擦身,汗湿后冷风一吹很容易生病。外出时也可以随手拿一块吸汗毛巾,来不及擦身时先垫在汗湿的内衣里。

  四、一头一脚注意保暖。出门时给孩子戴上小帽子,孩子的小脚容易出汗,要常常捏捏孩子的小脚,发现是汗津津的就要及时更换棉袜。

  B

  雾霾天眼睛易受伤最近到医院看眼病的人明显增加

  浙医二院眼科中心视光部主任倪海龙说,眼科中心上个月的门诊量比往年增加10%左右,主要是眼表炎症、干眼症以及视疲劳等问题,症状主要有眼干、异物感、眼红、痒、流泪等。

  “我认为,眼表问题患者增加,一方面可能与户外活动时,眼表直接接触到雾霾里的细颗粒物有关;另一方面,因为雾霾天不宜外出,所以在室内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机会就更多了,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增加了干眼症、视疲劳、视频终端综合征等的发病率。”

  倪主任说,雾霾中的细颗粒物接触眼表,会在眼表黏附停留,从而可能诱发眼表的过敏、炎症,也可能参与感染发生。健康的眼睛对雾霾的防护性要好一点,泪液有冲洗湿润角膜和结膜的作用,其中也含有抗菌成分与营养成分。但是,如果眼表不太健康的人群,比如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本来就不足;眼表炎症患者,抗感染能力会下降,这些患者眼睛受到雾霾的刺激会更大。

  “从预防保健角度来说,无论成人还是儿童,严重雾霾天还是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当出现眼红、流泪或疼痛等不适时需要及时就诊。”

  雾霾天外出,最好不戴隐形眼镜

  倪主任最近接诊过一位20多岁的姑娘,佩戴隐形眼镜已有五六年,一直没什么问题,但最近一两个月,戴隐形眼镜时,她感觉眼睛有异物感、干涩,而且眼睛常常是红红的。

  倪主任检查后发现,姑娘的眼表结膜充血明显,很可能是佩戴隐形眼镜引起的,建议她先停戴一段时间。

  “我戴隐形眼镜已经多年,一直规范使用,为什么现在出现结膜炎症了?”姑娘有些疑惑。

  倪主任说,在雾霾天佩戴隐形眼镜,对眼睛可能造成不好影响。“雾霾的细微颗粒接触到眼睛表面,普通人可以通过生理性或反射性眨眼,分泌泪液,基本上把它们洗刷掉,但是,戴着隐形眼镜时,泪液交换会减少,就不能有效冲洗外来杂物,尤其是黏附在镜片表面的细微颗粒。”

  黏附在隐形眼镜表面的细微颗粒,易诱发眼睛的过敏炎症反应,同时可能会加重眼表角膜缺氧状况。虽然经规范的镜片清洁护理后,基本上能清除镜片上附着的细微颗粒物,但难以确保完全彻底,而且隐形眼镜通常全天佩戴,PM2.5其实已在镜片表面不断黏附累积,影响着眼表组织。

  一开始,戴着隐形眼镜的眼睛可能只是干涩、发红,如果继续持续佩戴,眼睛会发痒、流泪,可引起结膜的炎症、过敏、干眼症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角膜上皮缺氧、剥脱,甚至发生感染。

  因此,倪主任建议,在严重雾霾天外出,少佩戴或不佩戴隐形眼镜。如果佩戴隐形眼镜时出现眼睛红、痛、流泪等不适,应立刻停止使用隐形眼镜,并及早就医。建议隐形眼镜佩戴者每3个月去医院常规检查一次,如长期处在雾霾环境,尤应如此。(都市快报)

标签: 雾霾 天气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